粤湘山海之二:丹霞山之长老峰

标签:
韶关丹霞山长老峰阴元石僧帽峰 |
分类: 走遍中国 |
再往前有一个石塔,这是老宿比丘泞源清公墓,塔高1.7米,上有顶盖,塔身为六边形,边长0.3米,基座为四边形,边长0.7米。我没有往前走此小道,而退回来走大道。
前面就是半山亭,走到这里,标志着已到长老峰半山,其实后面的路还长。
再往前行就到了别传寺。寺外的摩崖题刻甚多,这是巨大的“丹霞”二字。
“法海慈航”,“诞先登岸”,都是佛教的语言,字写得雄浑大气。
这面墙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这是一篇文人所写的《丹霞山记》。
“南无释迦文佛”,“声秀争奇”,这两幅字字迹比较秀气。
这里倾斜的台阶路十分狭窄,于是对山体进行了开挖,形成一个穹隆,很是奇妙。
石梯尽头有民国二十六年间的题刻,“南无阿弥陀佛”,题刻的落款为纯和。
这是别传寺的老山门,门上方有“丹霞山·别传寺”字样,字迹斑驳,颇具沧桑。
走进老山门,旧时的寺院已经不见,看到的都是现代的建筑,这是新山门。
走进新山门,站在寺院当中抬头观看,头上就是长老峰的主峰,掩映在云雾之中。
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别传寺乃该寺首任住持澹归禅师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意以命名。
这是大殿内的三世佛像。别传寺最早建于大清康熙年间,当时曾为粤北著名禅寺。
这时,雾就如云烟一般,袅袅娜娜地就从窗外漂进了室内。走出寺院向后走,寺后有一座七层铁塔,为罕见之物。
再往前就是铁索丹梯了,在几近垂直的石壁上开凿了窄窄的台阶,两旁设置了铁索供登山的游客攀扶,这段路十分惊险。
丹梯爬了一段,中途有个平台,台上修建了御风亭,至此真有凌空御风的感觉。
爬上铁索丹梯,就从云雾里钻了出来,山上是一片晴朗。登高远望,脚下是一片云海,一个个峰头在云海上探着头钻出来。我认为,这是丹霞山最美的风景。
这是长老峰的顶峰海螺峰,峰下的岩石叫晚秀岩,千坑百洞,千奇百怪。
晚秀岩洞广阔十余丈,岩口向西,每当天气晴好,夕阳西下,常见万紫千红,漫天云霞,尽入襟带,使人应接不暇,时间稍稍晚点更加好看,故名晚秀岩。
明末,太仆寺卿海阳姚亦若曾带领家眷隐居于此,召集工匠,积石砌台,在岩内建了住房和书房多间,现大部分已损坏倒塌。此峰前高后低,就像是僧人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僧帽峰,乃丹霞山一大奇峰。
观日亭高居于丹霞山的主峰长老峰峰顶,站在亭中,举目四望,一览众山小,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
从山顶回望爬上来的丹梯,真是好不惊险。只见丹梯半腰,一位摄影家正在半云半雾中举着镜头聚精会神地拍摄,艺术家的敬业精神理当如是。山上的游览线都是环线,可以不走回头路,下山时我走的是长老峰的另一面,看到的也是另一种丹霞景观。
这一面石壁上天然形成一个“囍”字,且十分形象,下面的观景台也因而得名“观囍台”。人们都有对美好事物向往的愿望,所以很多游客都在这里留影。
这座山峰一层层地上去,像个陀螺,山顶却像戴了一个帽子,我觉得很是有趣。下到山底后,前面是福音峡,这是两座山峰中间的一条狭窄的缝隙,也叫一线天。这里是四条路交汇的路口,如果沿福音峡前行,很快就能回到票站出口。
丹霞山属于中年丹霞,发育得最好,看看这个石壁,我觉得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色如渥丹”了。
长老峰一带奇峰异石甚多,这座山峰叫宝塔峰,就如人工修筑的一座宝塔一般。
这是丹霞山景区又一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与阳元石齐名的阴元石,因酷似女性的阴门而得名。阳元石和阴元石,构成丹霞山最具趣味性的特色景观。
从阴元石前的观景台看,眼前是一片峰林,大峰小峰,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艳。
镜头拉近天柱石,背后有一个龟身般的山峰做背景,真是妙不可言。
再拉近一些宝塔峰,沧海一柱,傲立苍穹。阴元石观景台是拍照的好地方,从这里拍的几张照片风景都不错。
阴元石前面,又是四条路交汇的路口,如果走宝塔峰大环线,还需要三四个小时,时间和体力都不允许,我又不愿意走回头路,于是选择了距离中等的仙居岩路线。
在仙居岩大路上,还看到了通往天柱石的小路,这是另一条丹霞考察线,我往前探了几步,但见翠竹遮蔽,幽深静谧,我没有深入。
往前走,就来到翔龙湖边,真没想到在崇山峻岭间,还有这么一处静静的水面,其实这是与锦江相通的一处山间积水。前面就到了仙居观,此观最早为东晋时抱朴子葛洪由今南雄入岭南,在丹霞山结庵炼丹而修建,现道观内尚存洗药池遗址。唐贞观年间,韶州信众捐资扩建,初称“老君殿(岩)”。南宋时,道教南宋祖师白玉蟾到此传教,观院得以发展,并初具规模,改称“佑圣观”,以供奉“北极佑圣真武大帝”为主。
至明嘉靖年间,“天师道”传至岭南,此观除供奉“真武大帝”之神灵外,另修殿堂供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此观遂更名为“仙居观”,并沿用至今,且道观香火信众,皆兴盛一时,成为岭南一带道观之首。1960年代末,观院毁于火灾,现建筑为1995年在原址重建。
在长老峰·翔龙湖景区游览,游览线始终围绕着长老峰,所以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长老峰,从这个角度再看一眼水上的长老峰吧。
过仙观后,再走一段,前面有个小亭,在此稍作停留。
这两块并排的巨石,犹如两扇大门。从此石经过,再往前走不远,就到了早晨进门的长老峰门票站。从门口坐免费公交车回到瑶塘村,才10点半,游览长老峰我用了近四个小时时间。我觉得已经看到了丹霞山的精华,如果想把景区所有的游览点都游遍,恐怕还得需要一天时间。
我认为,丹霞山是最美的丹霞景观,国内各地的丹霞地貌景观,都能在丹霞山找到相似的影子,而丹霞山还具备独一无二的阳元石阴元石等绝世景点,可谓“韶关归来不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