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历史文化名村之——北王庄

标签:
磁县历史文化名村北王庄古村落炉峰山 |
分类: 家在邯郸 |
磁县历史文化名村之——北王庄
在磁县县城向西约60公里的太行山深处,藏着一个景色秀美的僻静之所,这里群山环抱,静谧非常,仿佛世外桃源一般,这就是磁县陶泉乡北王庄村。2017年2月19日,星期天,奔赴磁县探访了这一古村落。
北王庄村四面环山,西高东低,山清水秀,素有“十山九回头”之称。登高远眺,群山层叠峻峭,小路曲曲环环在太行山脉中蜿蜒,用“层层叠叠山,曲曲环环路”来形容北王庄村,再恰当不过。
据《邯郸历史大事年编》记述:洪武年间太行山一带人烟稀少,在山西洪洞县大移民时,一王姓人家率子孙等迁来小井沟以南有水源处定居,取名井岭村。后人口增多,有王氏子孙迁居井岭以北定居,这时因与南王庄村隔岭相望,故取村名叫北王庄村。
北王庄村依山而建,这山就是很有名气的炉峰山。炉峰山海拔1087.7米,是磁县的最高峰,素有冀南第一峰之称。炉峰山形状酷似茶壶,传说此山是太上老君酒后醉踢丹炉落地而形成。
北王庄村的古建筑,主要由庙宇、古戏楼、窑洞、石桥、祠堂等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组成。这是位于村中央地带的古祠堂。
北王庄村的一大特点就是庙多,村周围共建有八座庙,村东有土地庙、灵官庙、玄坛庙,村西有龙王庙、山神庙,村南有关帝庙、菩萨庙,村北有玄帝庙。据记载,明代后期,人们把村西的龙王庙迁至村中,扩大了规模,当时是周围村庄最大的龙王庙,在庙的正对面还建了一座大戏楼。
古戏楼曾是北王庄村的标志性建筑。据村里的老人讲,每逢村中有大事、集会,都要在戏楼上唱大戏,十里八村的乡亲都会赶来凑热闹。不过历经几百年的岁月,几经翻修的古戏楼还是在2003年坍塌了,只留下四根石柱和基石,戏楼曾有的风姿也只能在人们的记忆中寻找了。
传统民居主要以二层瓦房和一层石砌平房为主,建筑材料古朴凝重,以传统青砖、灰瓦、石块为主,大多为四合院布局。
这一座小楼全部由方石垒砌而成,高耸坚固,位于村子中部位置,十分引人注目。
这是宅院深处的一座房子,也是两层石楼。女主人说指着石墙说,夏天漳河发水的时候,水都漫过了窗台,好在石头房子结实,没有倒塌。
在南北大街上,有很多倒塌的房屋,全是被洪水冲毁的,有的地方至今还是废墟一片,屋里的家具暴露在外边,就像拆迁现场一般。万幸的是,村里没有人员伤亡。
这一户人家的房子没事,但房前的街堤墙被洪水冲塌了,父子二人正在搬垒石头,重建家园。
这是一户门口的一只石狮子,北王庄村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古物和石碑多,在北王庄村内和炉峰山上,保存着古代与近代石碑近百块,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背景、经济状况、思想文化和文明程度,是北王庄村发展的见证。最早的碑文可见于明朝万历年间,记载了修建无梁殿的工程,民国年间碑文记载了磁涉盘山路修建的艰辛,体现了对交通贸易的发展要求,同时再现了人们征服自然的智慧和决心。这些古碑文,记录了北王庄村的发展史。
村庄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石磨、石碾等传统生产工具。这是一盘石碾子,旁边还有一座砖砌的风扇车,并且还在使用中。
目前,北王庄古村落保护完整,古建筑保存较好,传统村落特色鲜明,风格独特。走在北王庄村,仿佛回到了明清的悠悠岁月。
前一篇:溢泉湖早春小景
后一篇:磁县历史文化名村之——五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