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自驾日记之六:神州北极村
漠河本是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麓的一条河流,北流注入黑龙江,因河水色黑如墨,故名墨河,又名漠河。漠河村即以河而得名。这一带沿黑龙江共有三个村庄,从西到东依次为:洛古河、漠河、北红,归原漠河乡管辖。漠河县成立于1981年,为中国最年轻的县份。为了发展旅游,漠河村现已改名为北极村,漠河乡也改名叫北极镇。

其实,中国的最北端在北红村以北的中俄界江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红村才是真正的北极村。不知何故,有关方面将漠河定为中国最北端,并写进了中学课本,于是漠河村一下子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这是北极村的入口,门票60元。

“呀!冀D牌照,这不是老乡吗?”突然耳边听到了一句熟悉的乡音,身处离家300公里之外的边陲,正当我心里倍感没底的时候,乡音无疑让我喜出望外。说话者是一位在此打工的大姐,她是大名县人,我感觉真像是见了亲人一般。进入北极村,路边还有一块村标石碑,也是游客必到的留影之处。

村口有人在招揽生意,一位大姐招揽我去住她家的店。北极村有农户243户,963人,家家都经营家庭旅馆。听她的意思,所有家庭宾馆都在村口排号,来了游客排到谁谁领走,满意的留下住宿,不满意的可以另找。村里的标间统一标价为100元,这样避免了恶性竞争。我就住到了这位大姐的店里,她的老公当过兵,店名就叫老兵驿站。现在的气温8-18度,晚上不冷,白天不热,十分舒适。



入住之后,稍微休息一下,赶紧开车去游览,这时是下午5点半,在漠河天还不算晚。大姐说,夏季这里9点多天还不黑,过去村里是从来不安路灯的。来到黑龙江边,向对岸遥望,对岸就是俄罗斯,隐隐约约能看到,树丛中隔不远就有一个岗楼。

江汊子里停泊着一艘大船,叫龙江饭店,这是把一艘旧船改造成了饭店。在这里,连着碰到两家邯郸的游客,一家是魏县的,一家是大名县的,都是看到了我的车牌照主动给我打招呼的。真是奇了怪了,莫非邯郸人都来游漠河了?

来北极村旅游,最重要的意义是找“北”,这个丝毫不用担心,这里的一切都跟北有关。这家靠近黑龙江的住户是真正的“中国最北一家”。

路边的这家冷饮店,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中国最北冷饮店”。

这家简陋的小卖部,则成了蜚声远近的“最北一店”。

还有路上的这个限速标志,也是“中国最北的交通标志”。北极村的游览面积很大,单靠步行有点难,如果不开车,就得包车。

北极村以北,紧靠黑龙江边有一个沙洲,修建成了北极文化园,是北极村旅游的一大看点。我把车停在文化园入口外的停车场,走过木吊桥进入文化园开始游览。这是玄武广场,玄武在中国代表北方。说是玄武广场,其实是一个神坛,中央是民间传说的龟蛇造型的玄武神。

这是金鸡之冠造型,四根斜柱托起一方玉玺,玉玺上的纽子是一个龙头造型。

玉玺的底面上有四个篆字“金鸡之冠”。猜测应该是我国的版图就像是一只雄鸡,而北极村所处的正是金鸡之冠的位置,故在此设立此造型。

矗立在黑龙江边的中俄边界第138(1)号界碑,立于2014年。真正的国界在前面的黑龙江中心,在此设立此界碑,主要是为了游客留影方便吧。

这是一座“北”字造型的纪念塔,从不同角度看,都像一个篆书的“北”字,很具艺术色彩,是此文化园里我喜爱的建筑。

这一块石头上写着“中国北极”字样,还有三个篆字叫“祈福石”,人们可以在石头前祈福许愿,以满足心灵寄托的愿望。

这一块石碑,上面用硬笔书法书写着一句话:“我找到北了!”是啊,来到北极村,你当然找到北了。

这个神州北极广场修得很漂亮,彩砖铺的地面很有立体感,一块洁白的大理石碑立在广场中心,上面有四个繁体大字“神州北极”,由爱新觉罗氏所书。

文化园里,还汇集了各种名家所书的“北”字,有的写在树上,有的刻在石上;这个是经典颜体,那个是唐太宗所书,从古至今所有能找到的名家书迹这里几乎都有。

这是一根路灯杆,我想看其是否跟“北”字有关,看了半天没看出来。

文化园建在沙洲之上,原先都是荒芜的土地,如今作为游览场所,铺了木栈道,还有一些休闲设施。



天色渐渐晚下来了,这时西天上的晚霞铺满了黑龙江面。

虽然没有看到极光,但天空中呈现出各种奇幻的景象。

这是一条金龙,通体金黄,光芒耀眼,整个身子横在空中,似在腾飞。

这是一条黑龙,正在奋勇向前飞奔。江边的美景真是赏不完,赏不够。因为天色已晚,今天的游览只能到此。

回到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这个邮局,叫中国北极村圣诞邮局,很多人都要从这里买一张明信片,盖上最北的邮局的邮戳。当然一张明信片也价值不菲,10元。


第二天早早起来,在老兵驿站吃过早饭后,接着游览。漠河北极村是一个非常原始古朴的边塞村寨,这是站在村外看到的村庄景象。



村子内部,一个个农户都改成了农家宾馆,但依然以原始的木刻楞房屋为主,每家都住着游客,驾驶的车辆停在屋前。

镇村政府的有关机构,都集中在村子的入口处。这是电视台的漠河转播台,现在叫北极转播台。

北极边防派出所,中国最北的派出所。

圣诞邮局,中国最北的邮局,再看一眼白天的景象吧。

这家商店,是中国的最北时装店。

漠河供销社,中国最北的供销社。

北极镇中心学校,中国最北的学校,楼前是孔子的塑像。

村北及村里村外游览完,最后沿着黑龙江向南走,游览村东南方向的景点。这是矗立在黑龙江的一块石碑,造型就像一只雄鸡,上书三个行书大字“黑龙江”。这时江边有雾,是看不到江面的。

再向南,有中国的边防哨所,这是最北的北极哨所。北极哨所不像东极哨所,不让入内参观,只能从外面拍照。

向南走着,江雾就散了,能看到黑龙江对面有俄罗斯的村庄,北极村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恩依诺村隔江相望。

江雾散了,山雾还没有散,罩在山顶,形成一个清晰的分界线。

这是一个登高观景的瞭望塔,居高临下观看必定另有一番景色,但门票要30元,就免了吧。

检察官学院北极分院,我发现凡是风景优美的风景区,必有检察官学院的分院。

这是一个北方民族园,好像是没建起来的半拉子工程,门口有围挡给挡住了。

民族园后面有一个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建筑造型就是鄂伦春族居住的“撮罗子”,也另要门票,也免了吧。

博物馆后面是一片密林,很像是鄂伦春族生活居住的地方。

这里还有几座木刻楞小屋和真正的原始的“撮罗子”。这是一个手工艺人开的店,主要售卖桦树皮雕刻艺术品。

密林中间还竖着一块石头,上面雕刻着著名的鄂伦春小唱《高高的兴安岭》。

确信把北极村所有的景点全部游览完后,我要离开漠河,踏上南返的归途了。
走出北极村村口时是上午9点半,这时一辆邯郸牌照的车恰好驶来,一打听,是来自邯郸热电厂的游客。看来,今年邯郸人都要来游一次北极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