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2016-01-28 21:37:23)
标签:

太鲁阁大峡谷

石梯坪

北回归线纪念塔

倒流水

石雨伞

分类: 走遍中国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8日早晨起来,独自走出酒店去逛街景。因为所住的地方是山乡,周围没什么可逛的。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门口是一条大河,南北各有一座桥,我决定从南桥走到对岸,再从北桥返回。这是站在南桥上看到的北桥,是一座斜拉桥。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河沙呈黑褐色,河水从黑沙上流过,画出了支离的图案。这时太阳从对面的山坡后升起,照得大地一片雪亮。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台湾处处有庙,对岸的河坡下,有一座玉敕福灵宫,因为庙门锁闭,不能进入。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从河的对岸看我们所住的酒店,背倚青山,前临河水,虽然有些孤单,却正是寻幽访闲的好所在。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乘车出发后,艾娃给我们播放了一部有关珊瑚的专题片,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台东县的绮丽珊瑚博物馆。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其实这是一个购物店,与101大厦里的珊瑚相比,这里的珊瑚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我没多拍照。但这里的价格更加亲民一些,买不起大的,可以花小价钱买个小的。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在珊瑚店耗费一个多小时,继续北上,游览沿途的几个小景点。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第一个小景点是倒流水,位于都兰村渔桥附近。本是一个灌溉农田的小沟渠,由于山地视觉差的缘故,潺潺水流看起来就像是顺着沟渠往高处流去,成为一大奇观,也使得一条毫不起眼的灌溉沟渠声名大噪,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我们的车沿花东海岸公路,向北方的花莲县行驶。东侧就是浩瀚无际的太平洋,在光线和洋流的作用下,海水形成不同色阶的纹路。这可不是内海,是真正的太平洋,对岸就是美国。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第二个小景点是石雨伞,在台东县成功镇北约十公里处。本是一块普通的岩石,因状如雨伞而得名。石雨伞的形成是因为上下岩石质地不同,上方的为较坚硬的珊瑚岩,下方的为稍弱的砾岩,经日积月累的差异侵蚀,便成了这样的雨伞模样。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石雨伞附近的地形为石灰石隆起的海蚀地形,狭长岩岬、礁石、海蚀地貌向东北方向斜伸入海长达一公里,状似象鼻。这是石雨伞所在的长岩,看空中的彩云,像不像一个巨人?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游客本可通过观景亭旁边的木栈道到岩石上观赏,这时候天气炎热,大家都懒得多动,尤其石家庄的大妈们看到只是这么一块石头,都报以嗤之以鼻的不屑,草草远望了一下就上车了。其实,四周的热带景色特别美。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其周围还有许多无名的礁石、海蚀门、壶穴等丰富的海蚀景观,颇具观赏价值,也只能远远地拍张照片了。这个石景,近看看不出效果,远看就像卧佛。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前行半个小时,到达第三个小景点,北回归线标志塔。北回归线横过台湾的澎湖、嘉义、南投、花莲四县,嘉义、花莲两县都建了标志塔。花莲县有两座,较早的一座在瑞穗乡舞鹤村,这一座在丰滨乡静浦村。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标志塔位于海岸公路的西侧,东临太平洋,西为山峦,塔呈圆柱形灯塔状,南北两面镌刻“北回归线”字样。塔身中间有一东西方向的缝隙,每年夏至这一天正午11时54分,太阳光垂直照下,这一刹那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也正是从这一瞬起,北半球开始进入夏季。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这时烈日正当头,稍一活动便挥汗如雨,仍有不少游客冒着酷暑,两脚跨踏在塔底中央的石板上,留下双脚分踏热温两带的倩影。再看同车的石家庄大妈们,连车都懒得下了,只有我少数几个人到塔前拍了张照,顺便拍了两张太平洋的美图。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离开回归线再向前行不到十分钟,经过一条河流,东侧的河流入海口处中间有一狭长的沙洲,植被郁郁葱葱,坐在车上看就像一条美人鱼,且随着车辆从南向北行驶,越来越像。这也是今天海岸行的第四个小景点。再看石家庄的大妈们,有的懒得抬头,有的懒得睁眼……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从美人鱼再向北行驶几分钟,就到了今天的第五个小景点石梯坪。石梯坪在花莲县丰滨乡的港口村北2两公里处。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这里,陆地上的岩石向大洋伸入,形成大大小小的湾澳,其形如阶梯一般,排排长短不一。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光绪年间,统领吴光亮率兵在这里开路时,看见这些一排排的阶梯,就称之为“石梯”,以后这里就被称为“石梯坪”。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大妈们下车看了一眼,说石头没看头,我也只好从远处拍几张照片了。这是石梯坪景区的美景。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花东海岸公路以石梯坪为分界,南部大多在田间,偶尔才能看到太平洋,北部就完全在海岸了。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再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行驶,我们到达花莲县,汽车从花莲港前经过。一路上,艾娃给我们播放了央视制作的一部反映台湾老兵的纪录片,看得我一直眼含热泪。算来我到台湾刚刚六天,就有点乡愁了,来台老兵们在这个孤岛上一呆就是四十载,其思乡的滋味谁能理解?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我们在花莲县用中餐,下车时刚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清新,地上湿漉漉的。这是花莲县的一座妈祖庙。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中餐后,我们继续向北去游览太鲁阁大峡谷。太鲁阁国家公园是台湾第四个国家公园,横跨花莲、台中、南投三县,以雄伟壮丽、几近垂直的大理岩峡谷景观闻名,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最美的峡谷第六名。太鲁阁(TAROKO),取自台湾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伟大的山脉”,伟大的山脉中居住着太鲁阁人信奉的彩虹神灵。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乘车沿公路进入峡谷后,“太鲁长春”是第一个景观。这条路是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称中横公路系统,由来台的老兵们用血肉之躯建造,共有212人在施工中殉难,特建长春祠以示纪念。祠堂建在青山绿水之间,一道飞瀑在长春祠前呈人字形流下,又化作多股坠入立雾溪中,美如画图。祠后有380阶的石梯,蜿蜒向上可到观音洞,洞内有观音石像及中横公路的施工全图。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由长春祠继续前行约两公里,转过一个岩角,面前突现一座高插云天的笔直大断崖,断崖下即是新旧宁安桥。红色桥身的旧桥系中橫公路开辟之初所建,是钢构式的吊桥,桥长82米。后来中橫公路车流量日渐增多,旧桥桥面狭窄,无法双向行车,政府又于民国78年在旁边另建了一座悬臂式水泥桥,旧桥只作观赏用。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再向前进,地势愈高,而崖峡愈险愈奇。两岸大理石峭壁在流水作用下被溶蚀成许多小孔穴,聪明的燕子便以这些小洞为巢,形成“百燕鸣谷”的奇观,这些孔穴也得名“燕子口”。但是随着公路上人声车声的隆隆作响,燕子早已离巢另觅他处安居了。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我们的大巴车停在燕子口尽头处的路边,给我们留出四十分钟时间步行游览。前面有一个靳珩公园,靳珩是修路时殉职的一名段长,公园里塑了他的头像,还有一座纪念碑,用来旌表他的功绩。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从公园向西步行,即来到峡谷的深处。只见一半的面积成了高耸入云的绝岩峭壁,另一半的山壁则成为深入水中的崖面石墙,这高低落差1660米的大断崖,架构出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浩瀚无垠。抬头仰望蓝天,只见天空因两岸山势实在太过高耸,只剩下一道细细的岩缝透出些许光芒,这就是中横奇景之一的“虎口线天”。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九曲洞是横贯公路工程中最险要的路段,这段险路九折十八回,蜿蜒于山壁洞穴之中,全长800米。游人至此仰观壁立千仍,俯瞰潺潺溪流,仿佛正处于天地接缝间,那种与天与地合而为一的感受,真是奇妙无比。
  由于时间太紧,不能作更多的游览,只能到此为止,不过我们认为已经游览了太鲁阁最精华的部分。返回时,天下起了雨,我又没有带伞,只能冒着雨快步跑回到车上,这时已将近下午六时。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我们乘车原道返回花莲,在一个“康乐渔村海鲜餐厅”吃晚饭。饭后,到餐厅旁边的“南岛文化剧场”观看原住民的歌舞表演。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南岛民族,广布于太平洋诸岛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台湾原住民族群即属其中一支,也是台湾史前文化的承继者。目前,台湾原住民族群包括平埔族、泰雅族、排湾族、阿美族、雅美族、卑南族、鲁凯族、赛夏族、邹族、布农族等。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阿美族为台湾九族中的最大族,据说是2000年前移居而来的马来人繁衍而生,世居于台湾东部的平原和海滨地带。每年7、8月,各部落丰年祭吸引众多人潮前来观赏,是花莲最重要的人文盛事。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能歌善舞是阿美族的一大特征,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田间劳作,特别是祭典时都离不开歌舞,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7、8月,各部落丰年祭吸引众多人潮前来观赏,是花莲最重要的人文盛事。
  阿美族已经发展起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他们的歌舞,成为游客们寻访的对象。甚至台湾观光局接待的所有游客,一定要有安排欣赏阿美歌舞的项目。
  当晚,我们驱车赶往花莲县秀林乡和平村住宿。车行驶在海滨公路上,透过车窗向东张望,月光如水,水似月光,光水相接,别样世界。
  我们住的凯鑫商务旅店,是一家三层半的农家旅馆,我们这个旅游团把整栋楼都包下了,我住在顶层的一个单间。

台湾八日记之六:台岛东海岸到太鲁阁大峡谷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艾娃和考核她的二人一起在旅店门口支摊吃起了烧烤。我则一人跑到附近去赏月,乡间灯光稀少,今日天气晴朗,明月高挂在空中,我尽情地享受着这海峡彼岸的明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