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临漳之邺城县令廉吏文化展馆

标签:
临漳县邺令公园廉吏文化西门豹投巫治邺 |
分类: 家在邯郸 |
游临漳之邺城县令廉吏文化展馆
临漳县与佛造像博物馆同期开放的,还有“邺城县令廉吏文化展馆”。该馆在县城东部的邺令公园内,南邻人民东路,现免费开放。
展馆为殿宇式,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好不气派,主殿的规制竟与故宫太和殿好有一比。图为展馆的大门,西边是“廉”字,东边是“清”字,象征清廉。
走进大门,院子正中是一面书的铜像造型,书上写的是西门豹的故事。西门豹的故事曾被收进小学课本,我们在小时候都学过,所以关于西门豹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详。
这是主题建筑西门豹馆。西门豹系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位无神论者。在其之后,邺令史起进一步加修水力工程,引漳河水溉田,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西配殿为廉吏馆。自战国至中华民国2000余年间,临漳县相继涌现出以西门豹、史起、王猛、石璞、张浩源等为代表的著名清官廉吏40余人,他们嫉恶如仇,体恤百姓,廉洁自律,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廉政典故,成为临漳廉政文化最宝贵的资源。展馆详尽展示了这40余位县令的廉吏文化,告诫人们什么样的官才能名垂青史。东配殿为明志馆,主要展出当代廉吏事迹,是被中央领导人称赞过的四个县委书记的事迹。不知什么原因,这三个展馆都大门紧闭,不让游人进入,所以只能看看外观。
主题建筑西门豹馆之后,是一个小小的后花园,开挖了一方池塘,名为投巫池,可谓物尽其用。
投巫池的一角,塑立了一组铜像,形象地讲述了西门豹投巫治邺的故事。
战国时期,西门豹出任邺令。他初到邺地,见人烟稀少一片荒凉,便询问情况。众人说:“三老、县吏每年向百姓征收数百万钱财,用二三十万为河神娶媳妇,其余的钱便与巫婆们瓜分了。凡有年轻女子的人家,大都带着女儿远逃他乡。”西门豹思忖片刻说:“到河神娶媳妇那天,请告诉我一声。”
河神娶媳妇那天,西门豹早早来到漳河边。前来看热闹的人很多,三老、县吏、长老也都来了,还有一个巫婆带着十来个弟子。
西门豹说道:“把河神媳妇领来,让我看看好不好。”一位泪迹满面的年轻女子被带过来,西门豹看了看对众人说:“这姑娘长得不好,麻烦大巫婆去给河神说一声,让我们重找一个好的,后天送去。”便令手下抬起大巫婆,投入滔滔的漳河之中。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请她的弟子去催一下吧。
随即,土兵把一个弟子也投入河中,之后又扔进去三个。西门豹说:“巫婆、弟子都是女流之辈,事情说不清楚,麻烦三老到河神那里讲明白。”于是,三老也被投了进去。
西门豹等了很久,转过头来说:“巫婆和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说罢便要县吏和长老再入河催促,县吏、长老一个个吓得面如死灰,直向西门豹叩头。西门豹说:“你们起来吧,看情况河神要留客人了。你们也都退下去吧。”
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提为河神娶媳妇的事了。
围墙上,画的也是西门豹投巫的故事。另外,西门豹还有很多别的故事,例如他主张的“藏富于民”。
西门豹的为政之道与众不同:粮仓没有积蓄的粮食,府藏没有储存的钱财,武库没有甲胄兵器,官署没有记账的文簿。
有人把情况报告魏文侯。西门豹解释说:“臣听说施行王道的国君主张藏富于民,实行霸道的国君主张强兵,而那些亡国之君只知搜刮钱财以充塞国库。”如今陛下既然想称霸诸侯,臣便采取了富民强兵之法。您若不信,请登城击鼓,甲兵粮食可立即聚集。
西门豹遂登楼击鼓。击鼓第一遍,众百姓披甲胄、带弓箭、手执兵器奔涌而来。击鼓第二遍,人们或背着或用车子推着粮食纷至沓来。文侯看了十分高兴。
西门豹却说:“与民相约必守信用,如果今日击鼓骗了他们,以后就不灵了。燕国常常侵犯我们,正好借此攻伐。”
西门豹遂击第三遍鼓,然后统率大军,浩浩荡荡,直驱燕国,收复了失地。
在邺令公园的正中央,塑着西门豹的坐像,临漳人民永远铭记这位造福桑梓的天下第一廉吏。
邺令公园一隅还有一个特殊的建筑——警世钟,三根支柱中间吊挂着一口大钟,象征着向官吏们敲响廉政的警钟。四周的墙上,刻写着历代的贪官奸臣,包括当代的贪官污吏,也都榜上有名。公园内还有一个造型叫腾飞。临漳从一个偏僻贫穷落后的小县城,发展到如今颇具都市韵味的宜居城市,真是变化巨大,临漳真是腾飞了。
前一篇:游临漳之佛造像博物馆
后一篇:《非诚勿扰》节目节目被判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