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2015-10-20 14:33:15)
标签:

匾额

武安

白府村

门楣

历史文化

分类: 家在邯郸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2015年8月23日,离开寺西村后,时间尚早,临时动议去看武安的历史文化名村——白府村。
  白府村属邑城镇,在武安东北部。据说该村原名百佛村,后来谐音成白府。所以,白府村并没有姓白的,以朱姓居多,其先祖系从山西洪洞迁来,至今四百多年。
  白府村以每年正月十七的“拉死鬼”活动而著名,与固义村的“捉黄鬼”活动一南一北相得益彰,这也是白府村成为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原因。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到达白府村,向村人打听,得知老村在北部,在老村居住的仅剩百余人,都是老年人。走下大路向北走,一片古宅赫然出现在眼前。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这是一栋保存十分完好的老宅,和别的老宅一样,都是大门紧闭。主人一般都另择新地基,建新房居住去了。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这是一条石头铺成的老街,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沧桑。如今,街边的石缝里已经长出了青草,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奈。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石路的尽头,是一个拱券寨门,门楣上是一块黄底红字匾额。后来发现,许多大门上都有这样的相同制式的匾额,透着浓浓的文化韵味。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这是寨门中东侧的一个院门,门楣上的匾额写的“礼门义路”。一个少年正在从门里向外走出。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我造访了这家。这是一个很干净整洁的院落,院里载着石榴树。这对老夫妇是这个院子的主人,少年是他们的小孙孙。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男主人姓朱,会写这种美术字,他们家的各个门上贴的都是这样的对联。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难得一见的乡土文化,把几副对联都拍了下来。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这是寨子的北门。门楣上的四个字,是村里第一难认的匾额,如果不加指点,谁都不认识,因为这是自造的异体字。一位老先生给我讲了半天,我才有所明白。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古老的房屋,古老的树木,时光似乎在这里停滞了,把我带到了古代。我愿意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不愿意回到现在。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我又造访了一户人家,这家的两挂门帘让我入迷。只有在与现代生活完全隔绝的偏远地区,才能有这样独特的文化。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拜访的第三个院落叫南楼院,是村里的主要古建之一。主房坐北朝南,院门在主房的西侧,就是图片的右侧处。这是主房朝外临街的一面。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这是主房的正面,还不算破旧,因为有人居住,所以保存比较完好。对联,门帘,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寓示着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这就是南楼院的主人——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奶奶。看到老奶奶的那一刻,我的心颤抖了一下。这哪是农家的村妇,分明是老上海里弄里知书达理的淑女,恬淡,优雅,知性,内敛,就像是我的奶奶。她想从门后走出来,又怕影响我拍照,只是探出半个身子观望着,我及时把这个场面拍了下来。
  老人肯定是大家门的小姐,受过良好的教育,那么,不知道她在“解放”时被斗争过没,“文革”时受没受牵连,老人活到现在肯定饱尝疾苦……一时间我想了很多,眼里的泪水都要掉下来了……
  老人满面笑容,一边引着我参观她的房屋,一边感叹“老了,什么都做不动了”,还客气地说,“渴了屋里有水”。多好的奶奶啊,我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告别老奶奶,离开南楼院,继续在古村里转悠。这样的街巷,这样的村落,真可谓是曲径通幽。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又看到几个老宅门,门楣上都悬挂着匾额。最下面的这个,是村里第二难辨认的匾额,你看出来了吗?这四个字是“广结善缘”。
武安历史文化名村之——优雅文化的白府村  白府村地处平原与丘陵相接处,地貌多褶,居高向下望,绿色的庄稼层层叠叠,很是壮美。
  离开白府村,那小鸟组成的美术字,那大红大绿的门帘,那优雅的老奶奶,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如有机会,我还要再来白府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