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京蒙行之——鸡鸣驿:城内的村庄

标签:
鸡鸣驿驿城鸡鸣山邮驿河北省十大古镇 |
分类: 走遍中国 |
深秋京蒙行之——鸡鸣驿:城内的村庄
河北省十大古镇
从张家口往北京的延庆走,鸡鸣驿是必经之路。鸡鸣驿也是颇具盛名的景点,正好顺路一看。
26日绝早起来,要坐头班车赶路。没想到张家口的班车很晚,这还不算,坐上车却不发车,停在路边慢慢地等人,司机说张家口的车都这样,你还急不得。
先到下花园,这是张家口的一个区,路上能看到新建的宣化古城已经竣工在即,各地的复古运动正如火如荼。到下花园后,再换乘一辆向东开的车,鸡鸣驿城就在路边,按照司乘人员的指点,我在城的北门前下车。后来知道,鸡鸣驿本来只有东西二门,这个北门是为了出行方便后开的。
鸡鸣驿属张家口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目前门票50元,盖无免票,凭相关特殊证件仅可买到打折门票。
鸡鸣驿,因背靠鸡鸣山而得名。鸡鸣山,《水经注》里说,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地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鸡鸣山。《明·一统志》里则说,唐太宗北伐至山闻鸡鸣,因名鸡鸣山。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至明永乐十八年,鸡鸣驿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城内设有驿丞署、驿仓、把总署、公馆院、马号等建筑,还有戏楼和寺庙。驿城设东西两门,东西“马道”为驿马进出通道,城南的“南官道”即是当年驿卒传令干道。
鸡鸣驿的布局:“三横两纵”五条贯通东西南北的大街,将驿城按“井”字不均地分为三区九块十二片。东西走向的头道街区域主要是军政管理和商业服务区,南北走向的西街区域是驿站的核心设施,东北为驿仓区,正北为驿学区,宗教建筑则遍布全城。
城墙之内,并不是店铺林立商业繁华,而是土墙泥屋房屋破旧,现代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已经把这个曾经地位显赫的邮驿抛到后边去了。各家院内的猪圈鸡栏、成堆的玉米棒子,可让我们看到鸡鸣驿的大部分村民依然在从事着种植、畜养的劳作生活。
近年来,鸡鸣驿已经修复了好几处所谓的“景点”,崭新的建筑在城内可算是鹤立鸡群,与古驿城的整体风格毫不般配。不过没关系,随着岁月的向前推进,慢慢就会融化为一体的。
驿城内最有名的“贺家大院”,曾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留宿的地方。至今二进院的山墙上还留有刻砖“鸿禧接福”四个楷书大字,作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纪念。
泰山庙的价值,在于庙内的壁画。此庙建于清朝顺治八年,壁画的内容反映了当时邮驿的情况,富有层次感的绘画效果令人叫绝,诙谐独特的三句半式说明文字堪称绝品。
纵观鸡鸣驿,可以用古朴、原始、破旧、败落几个词概括,高高的城墙包围着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庄。尽管说鸡鸣驿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活化石”,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干系。
去鸡鸣驿,就像去几十年前走了一圈;去鸡鸣驿,能让你忘记时间忘记一切,好像时空都凝固了;去鸡鸣驿,最好的旅游方式就是在大街上找一处老房子在房前发一晌呆……
有游客说,应该登上鸡鸣山,居高临下一览鸡鸣驿的全貌。如果有时间和精力,那样当然更好,但我觉得能在驿城徜徉已经足够,不必再去登山。我决定告别鸡鸣驿,继续我的行程。
鸡鸣驿的北城门是新开的
破败的民居院落
文昌阁
文昌阁
土屋
西式门楼
砖房
龙神庙

西城门

中央大街

城门楼

屋顶的兽头

财神庙

街头店铺

指挥署

大屋

农家院

戏台

驿丞署

窗棂

小巷

驿文化主题邮局

东城门

东城门全景

鸡鸣山下鸡鸣驿

城角楼

农家院

农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