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京蒙行之——元上都:有价值没看头

标签:
元上都忽必烈张家口宝昌遗址 |
分类: 走遍中国 |
深秋京蒙行之——元上都:有价值没看头
当年游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时候,元上都遗址就在世遗预备名单里,我寻思这样一个废墟可能申报不成,就隔过去了,没想到还申请成了。
随即,北京延庆又申报成了世界地质公园,其中一个园区就是古崖居,被范冰冰主演的电影《白发魔女传》取景。于是,我的心里又痒痒的,加之很想去看看深秋的大草原是什么景象,就有了这一次深秋京蒙之行。
2014年10月24日晚,坐夜车出发赴张家口,25日早晨到张家口下车后,在车站前找到开往正蓝旗的大巴,上车赶赴正蓝旗。一路走,一路看到天蓝起来了,但草原上已经不绿了,一片枯黄。
到太仆寺旗的旗镇宝昌后,司机说这辆车并不到蓝旗,需转乘他的另一辆车,半小时后那辆车就到。也好,我趁此机会拍两张宝昌街头的照片。车站对面是一个大广场,建了一堵长长的雕塑墙。头上是湛蓝湛蓝的天,这时华北大地正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对我来说那天蓝得很不真实,恍若隔世。
换车后继续赶路,12点多到达正蓝旗。元上都遗址离蓝旗还有25公里,没有公共交通,也没有正规出租车,只能包车。车站门口揽活的车要价120元,最后100元成交,也不算贵。
到达景区已是中午1点多,没有游客,大门紧闭,只好翻过栅栏进入。见有人来,一个小伙子开着电瓶车从远处过来。门票30元,这是最便宜的世界遗产级景点的门票了,对记者免票。大门到遗址还有2公里多路程,需坐电瓶车,车票10元。电瓶车把我送到景区门口,返回了,剩下我一人独自游览这一空旷的景区。
真是难以想象,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废墟,在元代却是一座繁华的都城。元上都建于1256年,1259年落成。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此即位,称开平府,1264年加号上都。自后岁一巡幸,未暑而至,先寒而南,成为常任之夏都,与北京并称为两都。
据记载,元上都曾拥有11万人口,城垣周长8公里多。城内有官署约60所,各种寺庙堂观160余处,驿道四通八达,为漠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全城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墙和关厢组成。外城方形,每面长2200米,开4门,有瓮城。皇城在外城东南角,方形,城内街道整齐对称。宫城在皇城的中部偏北,长方形,是全城的核心,主要宫殿楼阁和官署、宫学都建在宫城内。
元代中外交往频繁,上都常有阿拉伯、波斯、突厥等“色目商贾”或“回回商人”往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在上都受到忽必烈的召见。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生活了17年,写出了闻名世界的《马可·波罗行记》,书中详细记述了上都的宫殿、寺院、宫廷礼仪、民情风俗。
就是在这里,1260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并在城内建了八思巴帝师寺。1262年,忽必烈在上都召见了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并采纳了他的六条水利建议。1271年,忽必烈任命波斯科学家札马鲁丁为天文台提点。
我在遗址四处游走,向东向北都走到了尽头。遗址内特别标注了一个大安阁的所在,这是宫城内最主要的建筑,也是上都城的象征。它是元世祖移取汴梁(开封)的金朝南京熙春阁的材料所筑成,建于1266年,如今只是一堆颓垣。
1358年,红巾军攻克上都,将宫阙衙署悉数焚毁,想不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元王朝竟然如此命短。
这样的遗址景观只是考古价值大,是最没有观赏性的,也就是说这是最没有看头的世界遗产。看来看去,无非是一条条土岭子,一片片废土堆,间或有几片旧砖瓦。我在里边走了一个半小时,离开景区。如果我这样的对世界遗产有过度偏爱的游客,是大可不必来游的。
等候在外的包车司机把我送到车站,开往张家口的班车刚刚开走,只好倒车走了。先坐一辆车到207国道口的哈巴嘎镇,在镇上的车站等开往张家口的车。等了半个多小时,车快到时,被告知车坐满了,不能卖票了。这时又来了一位女乘客,我们就一起到路边等过路的出租车。不一会儿,过来一辆出租车还有空位,把我们拉到了宝昌。从宝昌很容易地坐上了开往张家口的车。天黑时到达张家口,懒得动了,就在车站对面找了家肮脏的小旅店胡乱对付了一夜。
前一篇:羊年春节之——爬抱犊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