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行者君
行者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714
  • 关注人气:4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门票“藏”起风景无限

(2013-11-01 20:23:46)
标签:

门票收藏

牛宝印

文化

分类: 收藏

小门票“藏”起风景无限

 

小门票“藏”起风景无限我的镇馆之宝是两张二十年前的老门票

  与真金白银珠宝钞票等藏品相比,门票藏品可算是小巫见大巫了。但二十多年来,我却独自沉醉在门票收藏中,自得其乐。目前我已拥有各种门券近千种,每当闲暇无事,就会把各种票品翻出来,拿在手里一张张展玩,陶醉在无尽的回忆中。
  
    旅游之后留下门票作纪念


  说起我收集门票的起源,当初只是觉得景区门票印得挺好看,扔了怪可惜,反正又不占什么地方,就顺手保留下来当作旅游纪念品,至今我都不认为自己是在搞什么收藏。
  小时候上学时,看着课本上祖国的大好河山,就产生了一个梦想,等长大后一定要学李白学徐霞客,把这些美景游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就开始慢慢地去实现这个梦想。第一次旅游没走远,游览的是涉县的娲皇宫,取得了我的第一张门票——娲皇宫门票。
  那张娲皇宫门票是塑料材质,细窄条形式,有点像当时很多单位的饭票,票面设计十分简朴。更重要的是,当时正赶上景区涨价,原价是二元,一下子涨到了五元,但并没有印刷新门票,而是把门票上原有的“贰”字抹掉,在旁边重新印上个“伍”字,就算涨价了。五元钱在如今不算什么,但当时我的月薪才二百来元,五元钱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那次旅游后,我把门票带回来放在抽屉里,多年来一直没扔,保留到了现在。娲皇宫门票是我的第一张门票,也是年代最久远的门票,我把它当作了镇馆之宝。
  之后,我的外出旅游活动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在孩子长大后,我开始利用每年的长假向更远的地方出发,景区门票也相应多了起来,我都好好地保存了下来。

 

  设法获取更多的门票


  刚开始,我的想法只是把自己旅游时获得的门票留藏下来作纪念,后来从报章上看到了相关的报道,门票作为收藏中的一个藏种也发展了起来,省会石家庄还举办过门券展览,多位藏家展示了他们的藏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去参观,展会还产生了数十万元的交易额。此后,我才有意识地去扩充我的门票藏品,设法获取更多的门票。
  我发现很多人对景区门票相当不屑,有人只要一过检票口,就会把门票随手丢弃,或者游览完景区后,把门票丢弃在停车场。再去旅游时,在景区门口见到丢弃的门票,我便挑品相好的顺手捡拾起来,以丰富我的收藏。
  在一次旅游中,我居然捡到了两张我认为是“文物级”的门票。那是去革命老区山西武乡县旅游,在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参观时,有一处朱老总故居正在维修,不对外开放,我不死心,非要到施工现场去看一看。故居是一个传统的山西四合院民居,正房是一幢二层楼,南屋是平房。走进南屋,我看到地上和土炕上散落着几张旧门票,就跟娲皇宫的门票差不多,也是塑料材质,但票面没有价格,看来比娲皇宫的门票年代还要久远。我随手捡了两张,也成了我珍贵的门票藏品。
  这以后,我只要听说朋友中有谁出门去旅游了,就赶紧索要门票,甚至在人家出行前就千叮咛万嘱咐,一定把门票保存好给我带回来,通过这样的渠道也得到了一些门票。但我也知道,天下之大,各种风景名胜区太多了,即使使出浑身解数,能收集到的门票也只是冰山之一角,别说全省,想把邯郸市的景区门票收集全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能收集多少算多少。

 

  迷上门票收藏

 

  随着藏品的增多,我也发现了门票收藏的很多道道。例如,一个像样的成熟景区,门票都是成套的,头道门票有全票、半票、免费票和团体票之分;有的景区门票只是票额不同,图案是一样的,有的景区则是票额不同图案也不同;景区内又有区间车票、电瓶车票、索道票和船票等小票,小交通票又分单程和双程,双程索道票往往又分上行和下行;此外在不同的季节,又分淡季票和旺季票。我认为,如果能把一个景区不同面额的头道门票收集齐,算是一个小全套;如果能把景区内大票小票全部收集齐,那算是大全套了。
  为了让门票更富有纪念意义,尤其是一些明信片门票,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我会尽量在上面加盖当地的邮政日戳。去年国庆假期在新疆喀纳斯游览时,喀纳斯景区和禾木景区都提供这样的服务,我的两张门票上都加盖了相应的日戳。今年端午小长假我游览湖北省赤壁市的赤壁古战场景区,获得了一张该景区的明信片门票,为了能在门票上加盖赤壁镇的邮政日戳,我拖着疲惫的双腿在镇上走了二里路,终于遂了心愿。
  由于一般游客对门票不那么爱护,所以我得到的门票有的污损严重,这些门票简直成了鸡肋,弃之可惜,留之无味。后来我尝试着对这些门票进行复原,将有折痕的门票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折叠成沓的潮毛巾压住,几分钟后将毛巾移开,门票就变得平整了。再将票面上的污渍轻轻拭去,然后夹在吸水性较强的报刊杂志中,用重物压住,水分被吸干后,一张干净平整的门票就成了。
  长期以来,我都是每次旅游归来之后,把所搜集到的门票装在一个信封里存放起来,没有归纳整理过。前不久,我把自己所有的藏票按省份进行了整理归类,每省装在一个信封里,已经有厚厚的一大包了。

 

  希望结识更多藏友

 

  不久前我从省会的报纸上看到,石家庄收藏协会已经成立了门券收藏专业委员会,希望我市也能成立相应的组织,同时我还打算建一个QQ群,并希望借助晚报的收藏版结识到更多的门票收藏爱好者,大家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共同促进门券收藏的发展。
(牛宝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