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年春节下江南之五:滁州醉翁亭

(2012-03-17 22:04:27)
标签: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滁州醉翁亭

欧阳文忠公文集

红星二锅头

分类: 走遍中国

龙年春节下江南之五:醉翁亭:不是看亭,是看欧公

龙年春节下江南之五:滁州醉翁亭
  游罢南京,尚余半天时间,想到了滁州的醉翁亭。滁州离南京48公里,从南京客运北站乘车,20元票价一个小时即到。滁州虽为地级市,城区面积不大,感觉像个县城。车站旁的小路边,是凌乱的卖饭摊点,多是家庭经营,男主人掌勺,女主人跑堂。这样的饭摊根本不需用菜谱,蔬菜和熟肉都摆在外边,想吃什么指着说一声就行。我点了韭菜炒鸡蛋和蒜黄炒腊肉,要了两碗米饭,又买了一小瓶红星二锅头,吃得干干净净。
  紧邻车站的个体宾馆报价58元,就住了进去。房间在四楼,楼梯拐角处放着一部电话,市话长途随便打。听说还能免费洗澡,就到一楼去洗,谁知就是一个小小的池子,三个人下去就转不开了。看看还有桑拿房,推开门一看是个杂物间,原来只是在门上贴了“桑拿”两个字。房间还算干净,空调不行,嗡嗡作响制热效果还不好,被子又薄,不敢脱衣服躺下还冷。实在顶不住了,就到隔壁房间搬过一床被子来,才算度过这一夜。如若不是有醉翁亭这样的名胜,无论如何也到不了这里。
  醉翁亭在市区西南琅琊山中。琅琊山古称摩陀岭,相传西晋时琅琊王司马佩率兵伐吴驻跸于此,后人改称琅琊山。从车站坐4路车投币1元直达景区门口,但要在市区绕来绕去耽搁多时。看不见出租车,坐机动三轮要快些,要15元。醉翁亭的门票已经卖到90元了,宋欧公造了这么个亭子,却恩泽到了千年之后的滁人,恐是始料不及吧。
  进入景区,有一条柏油路直通向前。走过不远,只见路边有一潭绿水,旁边的石头上题写着“醉翁潭”三个隶书大字,这是后人造的景观了。再往前走,有一条小溪弯曲流过,溪边竖着一块怪石,上书“醉翁亭”三字,看不清是何人所书,一旁还有李瑞环题写的“千年醉翁亭”五字。小溪横在醉翁亭前,冬季水流不大,若在夏季是水声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的源头是“让泉”。
  有石桥架在溪上,石桥那边是一段灰蓝色的砖墙,墙内就是举世闻名的醉翁亭了。亭子建得十分别致,十六根柱子托着一个大大的屋檐,檐顶覆盖青瓦,檐角高高翘起,是谓“翼然”。亭子就像一间无墙的大屋子,前后有门,左右两侧是美人靠,门匾上是苏轼手书“醉翁亭”三字。醉翁亭有两付名联,录于此:并未成翁,到处也须杖履;不能一醉,此来辜负山林。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醉翁亭贴山而建,亭后山上有道家建筑“玄帝宫”,宫前有“览余台”,登台俯视,山下建筑尽收眼底。醉翁亭西有一小室,曰宝宋斋,内藏刻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两块,欧文苏字,为稀世珍宝。此斋为明代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后人为纪念他的善行,又在宝宋斋附近建了一座冯公祠。冯公祠的楹联是:泉声如听醉翁操,海日已照琅琊山。
  宝宋斋再西是意在亭,亭前九曲流觞,流水不腐,有联曰:酒冽泉香招客饮,山光水色入樽来。意在亭向西拾级而上,有一方池跃入眼帘,池中的石礅上有影香亭,亭联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上句写梅的姿态,下句写梅的清香,被古今诗评家评为写梅绝笔。影香亭与古梅亭之间是一株古梅,据说为欧阳修亲手栽种,称欧梅。为了赏梅,古人在欧梅之北建了古梅亭,说是在亭子的不同位置能够看到欧梅的各种姿态,尤其冬季,雪映梅花,疏影寒淡,梅花凌寒而放的品格尽显。有联为证:寒流疏影,翠积清香。品节追欧苏,千载芳梅撑铁骨;冰姿宜水月,一天香雪荡春风。
  醉翁亭北有二贤堂。二贤者,欧阳修和王元之是也。王元之,即王禹偁,宋初文学家,一生刚直敢言。欧王二人都曾在滁州做过太守。对联是:驻节淮南关心民癀,留芳江表济世文章。
  游览完醉翁亭,从最北边的醒园出来。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总面积虽不到一千平米,却有九处风格各异的建筑景致,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古梅台、览余台,人称“醉翁九景”。
  再向前行一公里许,是欧阳修纪念馆。这个纪念馆修得非常有特色,除有一个大厅里面有欧公塑像和生平图画外,还有长长的曲折回廊,镶嵌着历代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碑刻,回廊面对着一个山崖,前有流水,上有题刻。
  关于醉翁亭由来。宋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就是《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办理公事。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俗在其旁建同醉亭。到明代开始兴盛起来,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后来多遭到破坏。光绪七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使醉翁亭恢复原样。
  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人,天圣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除文学外,还精经学、金石学、史学、书法。

 

  附:《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