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山系列之六:羊大垴觅仙踪

(2010-12-20 15:58:00)
标签:

邯郸登山部落

清泉村

圣水寺

炒馒头

旅游

分类: 冬泳户外

登山系列之六——羊大垴觅仙踪

 

登山系列之六:羊大垴觅仙踪

  10月30日,登山部落按计划去攀登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的羊大垴。羊大垴位于涉县城西24.2公里处辽城乡贾家庄村北,为涉(县)黎(城)两县界山,主峰海拔1596.9米。据记载,明朝有一杨氏道人在山上修道成仙,此山因而得名杨道垴,又因通往山顶有三条羊肠小道,又曰羊道垴,后衍化为羊大垴。
  我们的大巴车出邯郸市后,经青兰高速到涉县下道,再沿涉左路过涉县的索堡、辽城两镇,就到了山西省黎城县清泉村。将车停在村街上,驴子们到村里的小学校内做一下准备,就开始爬山。据说,清泉村的这条登山路,是上羊大垴三条道路中路程最远最难走的一条,但也是最能领略美景的路,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天气十分晴朗,空气十分清凉,深秋的气温也不算冷,走在山路上感觉很舒畅。山势虽然险峻,但都是成熟的山道,并没有想象的难走,沿着一个峡谷渐爬渐高,村庄很快就被甩在了脚下。山上的植被很好,景色秀美,还没有遍地落叶,一边爬山一边观赏一边拍照,自得其乐。经过三个来小时的行进,11点多,我们爬到了一条能走车的大路上。路边是一座圣母奶奶古庙旧址,现在正大兴土木进行翻修,地上摆满了梁檩物料,不少工匠正在忙碌。我们在此停下来稍事休息,打尖补充体力。同伴带的有炒馒头,装在饭盒里外面裹着毛巾保温,分给我吃了不少,感觉是人世间最美的美味。
  休整完接着爬,下面的路比刚才要难走些,但对我这个已有些经历的驴子来说已不在话下,虽然气喘吁吁,还能匀速前进。下午两点多,又来到一条平坦的小路上。拐过一个弯,一片房屋突然映入眼帘,这就是圣水寺。
  圣水寺右侧有石塔三座,高皆数米,雕刻工艺精湛,塔底还有地宫,盖敞开着,料想没有什么宝物。圣水寺为一清净的四合院,正殿挂着门帘,里面供奉着诸神像。大殿东挂着一口大钟,旁边放着木杵,我用木杵敲击大钟,洪亮的钟声顿时悠扬地传了出去。寺左200米处有一水潭,传说天牛在此卧过,形成一长圆形石凹,因长年积水又名“天池”。寺右边的平地上种着一小片白萝卜,我本想拔一个来吃,看看数量也就二三十个,假如我们每人都来拔还不合人手一个,又想到了上次老道旮旯的尴尬,于是作罢。
  据寺旁的碑文记载,此寺最早建于明代,清泉村道士杨歧山(道号无边修)在此隐居修道,建道场南北两殿,至明嘉靖、崇祯、清乾隆年间,曾先后三次重建,最后一次修缮为民国16年。此寺香火一直延续至今,实乃幸事。
  我们在寺旁长时间休息用餐后,开始沿寺后的小路冲顶。小路陡峭崎岖,好几处必须手脚并用地攀缘才能通过。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到达峰顶。峰顶南侧的崖壁上有一个小小的悬空洞穴,据说杨氏道人当年就是在此洞修练终成正果的。从这里远望,前面是滚滚的群山,下面是潺潺的漳河,四周桃杏林木掩映,圣水寺在正下方的悬崖下,就像一枚小小的马蹄。此处如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恍若仙境,我不禁佩服起杨道长的好眼力。
  从顶峰原路下到圣水寺,开始沿路向东穿越。翻过几道山岭,来到一个幽深的峡谷口,峡谷里修筑了“之”字形台阶路,一眼望去,曲曲折折直到沟底,据说共有62道弯。沿石阶路顺峡谷一路向下,走到头再穿越一片灌木丛,下到了一个大道上,这是勾通河北山西两省的翻山路。这时很多人已经掉队,被拉到了后边。驴子当然不能走大路下山,从大路边找到小路,顺路往下走。天黑之前,终于回到了清泉村。
  等人的工夫,我细细体会这一村庄,整个村子干净整洁,主要街巷已经硬化,街边还有水渠,潺潺的流水顺流而下,村妇们有的在水边洗涤,有的抱着孩子在村里遛步,生活安逸而悠闲,我想,在这里做这样一个村民有何不好……

登山系列之六:羊大垴觅仙踪

登山系列之六:羊大垴觅仙踪

登山系列之六:羊大垴觅仙踪

登山系列之六:羊大垴觅仙踪

登山系列之六:羊大垴觅仙踪

登山系列之六:羊大垴觅仙踪

登山系列之六:羊大垴觅仙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