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汉茂陵唐昭陵 |
分类: 走遍中国 |
西安广州行(上)
这次西安、广州之行纯是公事,跟着市旅游局去这两个城市推介邯郸的旅游资源,因为邯郸与这两个城市通了飞机。
虽然通了飞机,却舍不得坐,而是火车去、火车回,中间从西安到广州可以飞个单程。我的原则是:不管是火车还是飞机,不管是飞单程还是飞双程,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能出去决不在家呆着。
2008年10月22夜,一班人分两拨儿从邯郸站出发,还好都是卧铺。我坐的是T231,不用说是上铺,中、下铺都让给女士和长者了。一觉醒来,到了西安,时间是早晨6点半。
这是我第三次来西安,是去旅行最多的一个城市了,此行打算借机到咸阳看看汉唐的几个皇陵,梦回一回汉唐盛世。汉茂陵、唐昭陵、唐乾陵、杨贵妃墓、法门寺等,都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由于时间有限只能看多少算多少了。
■汉茂陵
一出火车站我就借故与大家脱离了,转身上了咸阳的大巴车。到咸阳路边吃过早点(两个菜夹馍和一碗粥),又坐上开往茂陵的13路公交车。13路公交车是开往茂陵镇的,下车后离景区还有几公里路程,要么换乘4路车,要么坐摩的。为了省时间,坐摩的吧。
坐在左右飘忽不定的摩托车上风驰电掣地往前奔,梯形的茂陵很快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汉武大帝长眠的地方吗?没有石甬道,没有石象生,没有石牌坊,什么都没有,只剩下一个荒土丘了,好在后人在土丘上种植了小树苗,一行行非常整齐。我很想在茂陵脚下呆上一会儿,哪怕是一小会儿,好感受一下他老人家的气息,但根本没有人来这里游览,摩的手也根本不给停车,我最多只能远远地望上一眼了之。
游客们趋之若鹜的是旁边的霍去病墓(门票28元)。高高的封土堆从门外就能看见,顶部有凉亭,正面有石阶可上。听说霍氏墓冢是祁连山形状,但我没见过祁连山,也看不出此墓形状有何特别之处。墓前有墓碑,是新修的。从正面登上墓顶,站在凉亭下放眼四望,四周是一座座墓冢,西边紧邻的是卫青和李夫人墓,正西方就是茂陵。从墓冢背面下去,中途有一处石刻,看文字说明说是什么三窝神石,石头上有三个窝窝,站在旁边往石窝中投掷硬币可预测吉凶,有些无聊。再往下有一小庙,据说里面有块石头,摸一下可以祛病消灾,但我看庙门口的人形迹有些可疑,怀疑其中有诈,只在门口看了一眼没有进去。
所谓博物馆,其实也没多少货真价实的东西。霍氏墓冢的东西两侧,是两排石雕像,但多是在原石的基础上稍加雕刻而成的,看起来很抽象,有的不看文字说明还很难判断是什么造型,看来2000多年前的古人早就通晓抽象艺术了。景区内很多标牌都带有国家电网的标志,我突然意识到,这也许是当地电网公司投资办的三产,把不少游客都给蒙了来了。
■唐昭陵
坐4路车倒13路车回到咸阳,剩下的半天时间可去昭陵或乾陵,想到李世民的贞观盛世,还是先去昭陵吧。
先坐班车到礼泉县,下车后还要坐机动三轮到另一个车站坐乡村班车。看到一辆待发的班车上写着昭陵,急忙上了车,向车上老乡打听才知道,昭陵镇和昭陵博物馆是两个概念,这车是开往昭陵镇的,去旅游应该坐开往昭陵博物馆的车。换车吧,车上有两个西北政法大学研究法律史的研究生,也是去看昭陵的,还有做伴的了。
昭陵博物馆门票20元,进去看了才知道,和茂陵是一个模式。昭陵博物馆所在之处是徐懋功墓,墓冢被围起,里面正在施工。唐太宗李世民入葬昭陵后,他的许多部下都尾随而来,以陪葬昭陵为荣,所以这一带共有陪葬墓170多座。在陪葬墓中出土过举世闻名的唐昭六骏,但都已不在此处,“飒露紫”与“拳毛”现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目前,西侧展厅展示的是铜器和瓷器,其中唐三彩的马和骆驼十分精美逼真,估计是复制品;东侧展厅展示的全是翻拍的壁画,有反映外国使节向唐太宗贡奉良马的《送马图》,以及其它生活场面。
真正的昭陵在几公里之外,要去还得包车。我和两研究生的想法一样,都想去一观。找到一旧面包车,要价来回每人30元,如果每人再加10元,回来时可直接送到国道上。没的说,去吧。
李世民入葬的昭陵一带叫九龙山,顾名思义,山的形状宛若九条蛟龙一般。昭陵不是封土墓,而是在山上掘穴为墓,山是一座墓,墓是一座山。昭陵有三个山头,远远望去就像一只笔架,所以又叫笔架山。
昭陵门票30元,其实古代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目前正在大兴土木,已建好李世民的石塑像、石甬道,以及唐朝众功臣的石刻画像,不知道是哪儿投的资。昭陵不算高,陵上满是曲折的羊肠小道,不长时间便爬到了墓顶,回望来路,只见自己长长的身影拖在后边。墓顶上有裸露的乱石,有乱长的野草,一代明君唐太宗已经在这里长眠了上千年。遥想太宗在位之时,广纳忠言,创造了大唐贞观盛世,自玄宗安史之乱后,国运日渐式微,终于被黄巢推翻,前后也就180多年。一个国家要是一直专权专制且没有监督机制,难免贪官污吏横行,不知道最多能支撑多久?
下得昭陵,司机建议,既然来了,最好参观一个墓室。目下有一个妃子墓和一个公主墓已经发掘且对外开放,二者选一即可。我们选择了公主墓,这是长乐公主的墓室,以前被盗过,发掘后里面的东西被全部运走,连墓道的壁画也被揭走了,目前已是一座空冢。墓冢由一个农民看管,不用谈什么门票,凡参观者一律收10元钱。走进空空的墓室,抬头看,一个圆圆的盗洞犹在墓顶,令人好不怆然。
离开公主墓,司机指着四周满眼的果树说,这一带是苹果的重要产地,农田里全是果树。司机边说边停下车来,从看墓农民家的苹果地里摘了几只苹果让我们吃。苹果真的很好吃。来到国道上,坐班车回到西安天是6时已经微黑,又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才到达火车站附近的住处。
找到大部队已经7时,大伙儿都要去回民小吃一条街用晚餐,正好一同前去。小吃一条街十分热闹,路两侧全是饭馆,路边摆着各种各样的吃食,摊贩们在忙碌地吆喝着招揽顾客。路上的行人可谓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找了一家像点样的泡馍馆,美美地吃了一大碗羊肉泡馍,心里暗暗叫过瘾。再往前逛,居然看到一家贾平凹题写名匾的饭馆,稍稍有些后悔,后悔吃得太早了,应该在这里吃泡馍,还可以沾染一些名人气味儿。小吃街的尽头是著名的西安钟鼓楼,游逛尽兴后回去。
■兵马俑
10月24日上午,按计划去看兵马俑,这是我二看兵马俑了,上次是在2006年五一长假。兵马俑在西安东30余公里的临潼区,骊山脚下,在巍巍的秦始皇陵旁边,门票依然90元。
兵马俑发现于1974年,当时当地村民为了抗旱在这里打井,打出一些陶片,没想到经考古人员一挖,竟挖出了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在全球媒体的热切关注下,兵马俑声名远播,那位发现兵马俑的农民老杨也随之成了名人。后来兵马俑博物馆建成向世人开放,老杨因功劳太大被册封为名誉馆长。所谓名誉馆长就是只拿俸禄不理馆政,愿来就来,愿走就走,来上班也就是以名人的身份签签名售售书。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里现已发掘俑坑三处,出土武士俑8000尊,战马塑像600匹,战车125辆。
最值得一看的是1号厅,和真人一般大小而又神态各异的陶俑武士牵着战马成排成列地整齐地站立着,说它们一件件都是国宝一点不为过。各色要人都要跑过来一饱眼福,美国总统最霸道,不但看了我们的陶俑,还擅自跳到坑道里和千年前的陶瓷武士亲密接触了一回。也就他的面子大,换别人肯定不行。后来又有一位外国小伙子想和陶俑亲密接触,看没办法实现就想出一个妙招,在自己身上涂上颜料扮成兵马俑的样子,趁吃饭时人少不注意,跳过护栏站到了兵马俑的行列里。工作人员从监控录像里看到有人进了陶俑阵,但这位小伙子装扮得太像了,工作人员走到他面前都辨别不出来,最后拿出图纸来查,看哪里多了一位,才最终把这位假陶俑“揪”了出来。
2号坑的规模就小多了,是个十字交叉的形状,里面陶俑的数量不多,但看样子都是秦始皇的高级干部。3号坑则没有发掘,由于目前技术原因,不能对已经发掘出来的兵马俑进行妥善保护,不但褪色了,而且表面风化严重,所以3号坑没挖。还有一个博物馆,里面主要陈列出土的青铜器,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两辆青铜马车,技术精湛,做工考究,科技含量高,就一个伞撑子,竟然是世界上最早的轴承,最早的暗锁,最早的合页,包含了三项世界之最,令今人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