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导华《创新论》之《医学论》篇精彩文段(三)

(2009-08-19 14:55:32)
标签:

养生

中医学

差别性

杨小明

宇宙

教育

分类: 健康365

(续前文)

科技哲学教授杨小明:“中医的法自然,致中和,不执定体,以平为期,防患未然的大道,正是西方文化所缺失的大智慧。对于消解西方文化尚力、逞强、用机巧、走极端所带来的现代文明病,无疑是一贴不可多得的“救世良方”。“废医”论者所携以自重的洋人倒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未见洋人有“废止中医”的提法。反倒是受惠于中医数千年的某些“中国人”却对中医恨之入骨,令人费解。

大道无言,大象无形,以整体、有机与综合为视角的中国文化、中医,以无方无体为法,以万有不变为止,不变应万变,兼容同化,吐故纳新,相对于“技”、“艺”、“术”或“器”等味道浓烈的西方近代科学包括西医而言,中国文化,中医就是超越了科学的“艺”与“术”的整体——“艺术”了!

但是作为中医学的拥护者,科技哲学教授杨小明总是用前人中医学抽象理论的概念,像争论姓资姓社那样抽象地争论来议论去,再争论1200年夜未必能破解梁启超“著名百年命题”。

6、中医治病没理论

100多年来,对中医学产生的信任危机,其核心就是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自危。回想过去多少中华文化精英,像大文豪鲁迅已如上说,再如陈寅恪说:“中医有见效之药,而无可通之理。”此话只肯定了药,都否定了医的武断之言,以西医已知之有限,去独断生命奥秘之无限,在方法论上市不攻自破。中医强大的生命力绝不会被一群文化精英和文豪所骂倒。实效二字是它永恒的长征史和通行证,欲知中国语言所表述的实效就是实践和效果的综合词汇,充分表述和揉和着现代哲学上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普及普遍普适的表述而言,同样,实效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指标。穿越中华民族千年文明史足可证明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就是靠拥有无限生命力的中医之保驾护航而繁衍壮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西医药融合

不论阴阳论和矛盾论,只是称谓不同实则相同,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由可以表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都是宇宙间万物所循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事物中反映两个侧面的“一个规律两种描述”。为了解决120年争论不休的中医学说理论,务必从哲学高度的源头去寻找我们所需要的理论武器,才能解决所争论的学术问题,因此,我们先要而且必须先要讨论无法回避的哲学上的根本问题,同前辈师长们进行交流与互动,以期使120年争论不休的超大课题得到解决,以建立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尚和医学科学,以便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

人类面对生命现象之复杂性、面对生命形式之多边性、面对生命奥妙之无限性,面对人类医学之传统性,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有其幼稚处和片面性,我们可借用冯友兰先生所述:中医断不能仅仅“照着讲”,中医要发展,就既要“接着讲”,有要与现代医学“通着讲”。这说明当今中医不能仅“照着讲”传统中医,除了应该“接着讲”外,还要与现代医学“通着讲”。这个“通”字,要从广义上去理解,三古之时,中医融通了佛教所带来的西域医学,近代当代又融通了基督教带入的西洋医学,当今全球化,从人类现代新高科技和宇宙认识出发,系统全面科学地审视人类医学各派诸系,中西医区别不是在人体内构成“统一物分之为对立的两个部分。”而是首先不是因为中西医各有所长,而是因为中西医各有所短,中医其短在于其侧重从人体生命整体的一般性、共同性出发去说明、研究和治疗人体,仅侧重于人体整体的同一性,一般性的侧面发展而忽视另一面的差别性、特殊性侧面的研究,而走上抽象虚玄论,因为中医学的基石是立于天地人三才之相互联系性方面,而三才相互间却是并列等同关系,更谈不上以“何”为本的问题。西医其短在于其侧重从人体生命整体的特殊性、差别性的侧面出发而用分割法说明、研究和治疗人体。

西医仅侧重于矛盾的差别性方面而忽视矛盾的另一对立面的整体性研究而走上绝对机械论,绝对地向着“以人为本”人体内部,对人体实际器官,进行分割分割再分割,直至小至无内的微观宇宙粒子上,而不去考虑同人紧密联系相关的三才中天地二才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通着讲”是人类生命科学发展进步之大坦途,而不是简单嫁接与片面通讲,而是应认识多方面的相互启发和纠正,以达到探索生命小宇宙的过程中入神顿悟,最终得到豁然贯通!

1、医学独立于科学

著名老中医陆老在《科技中国》发表文章说:医学不能拜倒在科学的脚下。理由,医学是医学,科学是科学,各有各的任务。科学的任务是认识,医学的任务是实践。

路老的这种医学与科学,实践与认识都分家的观点,当代人们是无法接受的;当今,应该确认医学属于科学,实践与认识是辨证统一的。

2、中医是独立医学

直到2007年8月初《人民日报》报道(2007。08.03羊城晚报转载)中国中医科学院获悉,美国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NCCAM)和FDA认为:中医传统医学体系是“有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与对抗疗法(西方主流医学传统疗法)独立或平行发展而来”的,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背景。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元素,如相信机体有自愈能力,治疗方法也有独到之处。

由此可见,中医学在世界上,不仅在治疗实践的疗效方面,而且在理论体系方面都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认同和肯定。这些权威洋人对中医传统医学体系当今所下的结论,难道留过洋、喝洋水的、洋人教出来的具有中华血统的、头戴着洋院校亲授予洋高帽的博士或教授之类的尚属或不属中华儿女们、反伪勇士们,请你们再回你母校再深造,多花时间向“洋博导”再研修读成“太阳博士后”之后再返回来从事反伪勇士的上岗工作,岂不会更会运用科学进行工作和反伪。

3、中医纵横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系统内的侧重于同一性、整体性、宏观性、联系性方面的整体观念,二是一分为二的方法论,三是三才为既相互普遍联系又“并列等同”的关系,四是辩证论治的治疗法。

二十世纪70年代,医学界提出了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替换落后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以指导医学的研究和发展。而中医学理论以整体的天人一体观,早就克服了现代医学上述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的缺陷,而且早就从宏观上全面地辩证地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

中医学受到了古代落后的生产活动发展水平、历代闭关锁国的专制统治、未及时接纳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一味追求抽象思维而轻视采用现代科学实验、检测、统计等等手段的四大发展弊端的限制,障碍了中医药学在诸多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致使某个领域某个学科落后于世界其他医学,尤其落后于采用现代高科技的当代西医学。

4、中药学

由于停留在较为自然原生态的层面上,虽有汤、片、针等等手段和方法,但没有采用当今先进高科技的诸种软与硬的手段和方法来提升中药学的水平,因此,中药学落后了。方舟子关于中医的“复方治疗”动辄几十味草药一起上、撞大运等言论可知,也许方舟子认为只有洋药才能称作治病,而中药土药就不能称作治病,那么近来英国报道西医用亲缘粪便导入法治疗老妪肠道菌群失调的不治之症,那粪便就不称为药,也不能算治好病,也是撞大运!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