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社交账户:做人不如用人

(2012-09-10 12:47:28)
标签:

it

分类: 媒介观察
企业官方微博常常陷入一种人格分裂的状态中,一直以稳健务实的品牌形象示人,但被告知说在社交媒体上一定要活泼,要互动,不能把传统的话语方式带入社交媒体这一新平台。于是,整个官微就像是一个进了夜店的清纯少女,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眼睁睁看着杰士邦这样的品牌打情骂俏hold住全场。

这是很多并不习惯与大众消费者打交道的B2B企业做社会化营销最主要的困惑,即跟什么样的人交去对话,对什么样的话。社会化营销专家们能告诉你的永远是原则,而不是具体说话的内容。一个简单的原则是:“做自己”。

作为一个官方的平台,需要传达跟自身品牌形象一致的讯息,使用与自己品牌体系相契合的话语体系,从一开始就明确设定社会化营销的目标,而不是在粉丝数,转发量等指标面前乱了阵脚。清纯少女如果为了争一口气在夜店放肆一次可以自然引得无数目光,但夜夜放肆,也就失去了清纯少女这个品牌了。

企业账户可以有效的在社交媒体中作为信息源,并作为企业自有媒体(owned media)布局的重要一环。但在社交层面则先天不足。有的企业拥有庞大的企业社交平台账户矩阵,将各个职能与角色全部搬上社交媒体平台。最近有技术厂商在思考借助感应与物联技术,让公司里的各种物件也加入到社交媒体中,比如,公司的大门会有自己的微博,但他应该只会说,“我马上要关门了”,而不会贴心和大家八卦:“CEO和一位陌生女子昨晚9点进入办公室。” 企业微博无论如何卖萌与互动,也只能和上了微博的公司大门一样,停留在“拟人化”的层面。

因此,与其费尽心思去塑造一个乃至一群拟人化的账户,不如把企业里的各种人利用起来。从CEO到普通员工,他们才是企业社会化营销的中间力量。微波上最红的帐号,永远是那些企业家们,而不是企业。当一个CEO和你对话,你会受宠若惊,而当一个公司帐户和你对话,往往无非是重复了一次拨打客服电话的体验。

作为社会化营销负责部门,最重要的是鼓励和引导员工走向社会化媒体,在社交媒体中充分建立联系,并在适当的时机将这种联系转化为企业传播的资源。特别对于B2B企业来说,员工所建立的联系才是最低成本的到达目标受众的方法,有时候,这需要的是整个企业机制和文化的整体性变革,因此,不得不承认,有一个爱用社交媒体的CEO至关重要。

在解决了和谁社交,怎么样社交的问题后,别忘了回过头来想想在哪里社交。有的夜店里活跃着名媛阔少,有的咖啡馆里聚集着文艺男女,而麻将馆里则有三姑六婆们在欢乐。合适的平台如同优质的内容一样,仍旧是短缺的。大家都集中在广场摆摊吆喝,却忘了后面小巷里不少别有天地的各类爱好者聚集地,一个让他们可以说“原来你也在这里”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