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互联网释放虚拟空间现实社会虚拟性it |
分类: 媒介观察 |
通常我们会说,互联网是释放压力和寂寞的地方,是释放社会不满的地方,我突然觉得,互联网的这种虚拟性释放,在事实上是增加了寂寞,增加了愤怒情绪,因为问题并未解决,反而在虚拟空间得到了进一步酝酿,或者说即使这种情绪在虚拟空间中的暂时缓和,会让人回到现实时更为寂寞,压力大,或愤怒。
目前互联网交流任主要使用文字输入(以及表情符号),代替直接语言,表情及肢体语言沟通。这一看似简单传播形式的变化,对人际,组织与大众传播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目前似乎仍没有被充分研究(或者其实是我书看的太少,嘿嘿)。
就过程而言,无论是个人层面直接的言语交流,还是社会层面的现实社会运动,如街头抗议,与互联网上使用语言进行一种类书面的方式进行个人交流和公共讨论有很大不同。
由此带来的结果,则更是有很大差异性。我现在可以想到的是,例如个人的需求是否真正被满足或释放,因为文字的表达和实际的交流对个人心生理的满足可能有极大的不同(最通俗易懂的例子Cybersex)。又如果这种虚拟世界的交流满足结果越来越呈现于现实社会明显差异的 时候,互联网的这种虚拟性释放,就是在现实中实际上增加了不满足感或者失望情绪,此时互联网是否就会从情绪一个释放器,反而走向反面变成了催化剂。
因此,可以再回到一个浅显通俗的道理,很多事情需要回归现实,不管是一个社会体系还是个人也好,互联网应该会到作为一种工具的角色,而不是作为一种寄望的终点,若不努力去面对和改变现实,互联网只会让你感到对现实更无力。
前一篇:二选一与自由选择
后一篇:互联网如何将记者从媒体中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