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投资年度总结
(2012-01-04 07:18:38)
标签:
总结2011业绩股票 |
分类: 年终总结 |
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使我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得到很大的升华,我才发现过去很多时候我在价值投资上面并没有很好理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巴菲特的著作里面完全没有提到如何在市场高估的时候卖出而在低迷的时候买回来,反而反复强调的是跟企业共度难关。长期投资于巴老而言并不是嘴上说说的事,过去,我认为以年为单位的投资时间已经非常长,但巴菲特是以10年为单位的,他最重要的收益来源于50年以上的投资,而且忽略了市场的高高低低。我相信企业数十年的成长(而非按永续增长率增长)才真正是巨大利润的宝藏,所以目光必须更长远,而不是着眼未来短短两三年的业绩而投资。巴菲特诚实正直的品德比他在投资取得的辉煌更能感动我,我相信巴菲特最有价值的资产其实并非伯克夏尔,而是他的个人品牌。套用可口可乐总裁的话,即使一夜间把伯克夏尔及其子公司一夜烧尽,巴老仍然可以凭借沃伦•巴菲特之名重新建立一样伟大的伯克夏尔。
段永平是我今年碰到的另外一位值得尊敬的巴式价值投资者,也是至今我觉得最接近巴菲特的人物,我同样深深敬佩他的坦诚平实。在段永平身上我得到的是更具体的实际操作,例如现金的持有,做空、借贷投资的危害性,赚本分的钱等等。段永平先生没有出版任何书籍,但网友(段迷)总结的一些段先生的言论对价值投资的实际操作启发很大。
上述两位先生使我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加深不少,但他们对我的影响远不止如此,他们的人格魅力时时刻刻在影响我,使我对本身的诚信更关注,我深信,误导别人的人终将误导自己,人格的价值远高于能力的价值。所以博客里面不时有我推翻以前不客观言论的文字。
阅读和体会前面两位先生的著作以外,2011年我还阅读了多尔西的《寻找经济护城河》,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真的是一本经济学的巨著),李驰的《白话投资》,袁克成的《股市信息宝藏图》,约翰.斯考特的《股市心理学》(不推荐),对银行业、中恒集团、探路者、伊利股份、恒瑞医药等具体的行业和企业从财务到基本面做了具体的分析,我相信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我最终能培养出超越绝大多数其他投资者的能力,从而长期战胜市场。
翻阅2010年的总结,今年除了投资理论和分析水平的充实,我认为最值得一提的应该是心态的变化,客观来讲,2010年大部分时间我并不能做到知行一致,为了盈利而放弃原则的事情时有发生,时不时有“不经意”地瞄一瞄行情的举动。一年之后的现在的我基本能相信自己能知行一致,能用管理者和大股东的视角长远地观察企业的持续盈利,坚持价值投资的实质办事,情绪不因市场的波动而起伏。行情追踪方面,目前都是一周看股价一次,不要小看这一小步,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无法做到,而且我从这种持股方式中得到的不止是稳定的心态,把集中力重新回归投资的实质—企业本身,还有因为心态稳定而释放出来的时间(详见《脱离对价格过度关注的必要性》)。
2011年我犯下最大的错误是投资了中恒集团,这里的犯错并不等同于我在里面亏了多少,而是我违反了自己的投资原则,持续稳定的经营史是被投资企业的重要条件,我居然看中了一张合同而投资中恒(虽然披上很多堂而皇之的借口,但我承认这是事实),如果套用巴菲特的戒律,如果没有信心持有投资企业10年,那就不要持有它10分钟,而我仅仅是幻想中恒的产能和国企红利释放带来近两三年业绩爆发而投资,显然有悖于长期持股的理念,意外的合同终止和股价下跌给了我清醒和改正的机会。放弃了中恒以后,我重新把资金投入苏宁电器,我希望今年我会有时间把重新把资金投入苏宁的理由写写文章。
既然是年度总结,业绩披露是必须的,我也希望我能交出一个红色的增长率,不幸的是面对上证指数21.7%的跌幅今年确实hold不住了,今年我的投资回报率为-9.81%,领先上证指数11.9%,该投资业绩在232个可比公募股票型基金当中排名第2,我深信亏损只是暂时的,从更远的投资周期看来(比如说巴老惯用的5年),或者用价格和价值关系看,盈利是板上钉钉的事,我一点都不忧虑投资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