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百年张裕的潜在企业危机的个人见解(一)

(2010-10-20 11:08:50)
标签:

张裕

分析

百年危机

战略定位

股票

分类: 上市公司分析
前面一篇是转载的百年张裕危机,观点很不一样,拿出来讨论分享,黑字体为转载内容,蓝字体为笔者观点。

观点一
  事实表明,从消费者到产品,任何产品市场链都是金字塔结构。目前,国内酒厂似乎是按价格来划分高、中、低端产品的,而质量是否能真正达到相应的高度则次 之。然而,国外葡萄酒高低端是严格按质量等级来划分的,处于高端的产品所占的比例一般限制在5%左右。葡萄酒需要普及,而不是仅供少数人专享。

  非常幼稚的观点,混淆视听,企业的持续发展依靠其行业 基本面因素以及企业在行业里面的战略定位,在以品牌和品质为首要消费因素的红酒行业里面,差异化战略成为必然,处于高端的产品肯定是在少数,但能生产高端 红酒的企业也在少数,利润却大部分掌握在高端产品上面(看看贵州茅台的年份酒利润)。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同时应用会造成企业的战略定位模糊而导致失败。最 简单的例子,难道手袋行业市场链是金字塔结构的,LV就必须做50块钱一个包包来卖?上面的描述对于指甲钳这样的标准化生产行业来说尚有一丝道理,但是换 到红酒行业来只能是偷换概念。

观点二
  生产高档葡萄酒需要优质葡萄。要培育成片大规模的上等高优的葡萄酒种植园大概需要6-8年时间,国内限于气候、土壤、技术的原因这个周期可能要更长,培植 成本较高,包括张裕、长城、新天等酒业要达到法国、意大利的酒庄水平,目前难度很大。所以国内高端优质葡萄酒的现状是“供不应求”。国产高端红酒哪怕是 有,产量也只占小部分,一味“飞天冲高”,不知这些所谓大量高端产品的原料从哪里来?难道要依赖进口高品质的散酒灌装发展高端? 无论是地域优势还是在产 品成本和消费对象以及品牌影响力,国产葡萄酒的优势也是处在中低端的,如果国产葡萄酒企业放弃自己的强项而发展弱项,结果可能是先失市场后失利润。中国百 姓目前的消费水平并不高,拿不出更多的钱去消费高端产品。
 
  前面讲的国内葡萄质量还没有国际最优水平是事实,但是 国内葡萄种植历史也很久,也并不只是6-8年时间,国内葡萄的质量也没有作者想象的差,葡萄酒生产七分原料三份工艺是事实,现在形成的辽宁和山东葡萄种植 区在张裕培育下,品质也不算太差。具体表现在数个国际大奖的获得,张裕在原材料的控制和质量管理上还是值得肯定的。另外因为国外红酒缺乏绝对的强势品牌, 加上国内国外假货太多,高端的市场需要培育和时间,现状来说,高端红酒市场并不在国外品牌上面。
  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百 姓目前的消费水平并不高,拿不出更多的钱去消费高端产品。”这句话也太不符合现实了,请作者去看看房地产市场和国内奢侈品市场。定位高端是一定没有错的,但是能不能做成功那就得看管理层实力了。

观点三
  但如果砍掉低端,张裕市场占有率将大大降低,其结果是拱手让出国内很大一部分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
 
  做企业关键是企业战略定位,有得必定有失,市场占有率其实并不代表任何竞争优势,茅台也只占白酒市场2%,但利润就非常的高,它的占有率如果放在高端市场里面统计就十分有意义,单纯拿在红酒行业里面占有率来说事也是偷换概念的一种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