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分析与价值技术结合的正面交锋
(2010-05-28 22:10:30)
价值投资需要的心理状态是平和与谦卑的,我还远未达到这种境界。我为前面一篇《从战略高度看趋势结合价值投资》 (连接见下面相关博文)提到的“人的愚蠢可以简单得超乎想象”那种狂妄的言辞而道歉。由此带来一系列争论,焦点在于
a 价值结合趋势的不合理性未经我个人经历而夸夸其谈
b 价值结合趋势可以比单纯价值投资做得更好
c 价值投资诸如多年前投资长虹其实也有失败的例子
d 苏宁投资只是事后诸葛亮,并不是价值投资成功的典范
e 2008暴跌价值投资者能不能持股度过的问题
我赞同的观点
趋势结合价值并未经我本人经历 ,我觉得 股海远征
兄言辞虽然严厉,但这是事实,我的股龄也只有3年多,技术分析,技术结合价值,稚嫩的价值投资我都做过,但是我做技术的时候我已经不止一次(可能不止10次了)发现我个人没有做技术的心理条件,我也认为在股海生存懂得不能做的比懂得能做得更为重要。所以技术分析被我完全抛弃,所以说我未经历过而夜郎自大 我是接受的。而且说的更对的是即使现在,我也是不能完全,像虔诚基督教徒相信神的存在一样去信仰价值投资,(详见下相关博文只有信仰般的价值投资才能生存 )有时夜深人静我也会怀疑这种信仰是不是盲目崇拜,但只要我从历史角度发掘真正伟大的投资者,就会发现这种怀疑只会拖后腿,如果让我的先花10年时间认证谁对谁错,我会选择对价值投资深信不疑,因为那是被历史和实践证实切实可行的方法。
价值与趋势相结合也可以做得很好 ,其实我并不否认这个观点,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这种例子,比如说曹仁超,现在是过亿身家的。我并不否认价值与趋势相结合也可以做得很好,只是这样做难度比单纯价值投资难度高得多。两种方法的内在不一致性使这种方法绕了不少弯路,但如果有现成的、确定性更高、更简单的理论为什么要追逐难度高的方法呢。
不赞同的观点
为什么不能满仓苏宁5年而持有到现在 5年的技术结合价值获得的成绩单是令
股海远征
兄满意的,但并不能战胜5年的持有苏宁,我说的是即使不是满仓持有,就是持有1/5,但他股价成长有25倍,即使其他价值股票全部亏光,那一万资本算来,也有5倍收益,不知
股海远征
兄是否有这样业绩,而且如果把价值投资做到极致,例如以巴老水平投资A股,发现苏宁并满仓持有并不是神话。价值投资的终极任务也是要发现10倍股(详见下相关博文价值投资的初期策略和终极任务 )。
投资长虹并不是价值投资 所谓绩优股长虹 也只是绩优,没有高进入壁垒的家电企业并不能长期战胜市场,即使当时列入投资标的,没有持续基本面关注盲目持有到现在的投资方法并不是价值投资的方法。
价值投资并不要求必须持股度过2008 股海远征 兄提到“即使买了你能在08年的大盘状态下持有到现在?” 2007年市场的疯狂,市场的失效形成较高的反向安全边际,100倍市盈率的茅台、张裕、苏宁我会全部套利投资债券直到再次有安全边际买入
关注企业价值成长并不急于比拼投资成绩 股海远征 兄提到每年晒晒成绩比拼投资业绩我是胆怯的, 短时间内(即使按年计算)我是一定没有把握战胜
股海远征
兄的,如果一定要让我提出一个时限,我想至少一个牛熊周期比较合适。但我认为要有良好投资心态并比拼只会是一种累赘,价值投资的心态不像技术派的驰骋沙场,更像佛家的清心寡欲。所以我并不接受比拼投资成绩。
并不担心生存问题
股海远征 兄提到“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并存活下来 ”,我想只要中国不像日本那样子持续衰退,投资中国这个绩优大蓝筹能拿到每年10%复利增长确定性很高,只要坚持安全边际原则,价值投资者就可以确定盈利,因为对于价值投资者,获利并不是卖出时确定的,是买入时确定的(详见下相关博文获利不是卖出时确定的,是买入时确定的 )。我设定的合理目标也就每年20%,拿能拿到的,放弃不能拿到的,这又是价值投资的信条(就是能力圈原则)。
最后印证了一个文中的观点,“价值和趋势的学习与分析都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趋势投资决定了必须耗时间看盘,从众多上市公司分析出趋势良好的股票,必然分流价值投资所需的财务分析和基本面跟踪”很多观点其实可以看出
股海远征 兄对价值投资的精髓并未深入了解,就是这种精力分流的必然结果。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