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2)--进入壁垒分析
(2010-04-20 07:06:09)
标签:
股票 |
分类: 上市公司分析 |
产业的竞争大大超越了现有参与者的范围。顾客、供应商、替代品、潜在的进入者均为该产业的“竞争对手”,并且依具体情况会或多或少地显露出其重要性。
1 规模经济 虽然格林美从资本上面未有体现出大规模经济,但存在纵向整合的经济性,但作为从原材料收集--超细股镍粉生产(甚至拓展到电池生产)--销售 格林美拥有完整产业链,如果新进企业需要比格林美相似的成本,就必须整合整个产业链进入。
2 产品歧异 基本没有产品歧异(跟其他资源型企业一样),但随着国内企业生产加工质量深化,粗加工钴镍生产的股镍粉需求量应该持续地减少,相对超细粉需求量增加,格林美粉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规模生产类球形钴粉的企业,但招股说明书并未说明类球形和纤维型的性能差别及前景。
3 资本需求 基本没有资本需求壁垒,现在大企业的财力足以进入几乎任何一个产业,就不必说一个资产10亿以内的中小企。
4 转换成本 基本没有转换成本 假设资源性生产的股镍粉与格林美的质量是一样的,则基本没有转换成本
5 分销渠道 股镍粉市场由于对产品质量要求高,企业使用公司产品需要有一定的观察时间窗,形成了工厂--工厂的销售渠道,没有中间分销商,但正因为这样,在独立企业之间,通过适当形式的长期合同,甚至短期合同,能够获得整合的一些经济性。
6 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劣势
a 专有的产品技术 有专利技术,但并非生产股镍粉的专利技术,但仍然有技术壁垒包括 1适应成分多变的钴镍废料、2恢复失效钴镍材料性能的原生化技术 这两类型技术有一定壁垒,而且需要同类循环型钴镍生产企业才需要具备这类型技术
b 原材料来源优势 公司在产生废料较多的地方建立了废品回收点,实现定点收购,与产生废料的生产企业签订协议,实现定向收购,这里形成了原材料来源渠道和原材料供应壁垒。
7 政府政策 循环经济的推行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国家产业政策、循环经济政策鼓励资源循环产业迅速发展。
前一篇:002340格林美(1)
后一篇:格林美进入壁垒分析(重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