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茅台的质疑:应收账款

(2009-06-08 07:17:11)
标签:

茅台

资产负债表

质疑

应收账款

股票

  前面做茅台的分析都是正面的分析评价,昨天看了好久应收账款报表,提出一点质疑的声音。

一 茅台公司应收账款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
(1)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计提方法: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2008 年年度报告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
单项金额在500 万元以上且占期末净资产的1‰
以上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根据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单独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坏账准备
(2) 单项金额不重大但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后该组合的风险较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定依据、计提
方法:
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确定依据
公司将账龄达5 年或5 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及因债务人法定破产、死
亡等因素表明无法偿还的应收款项认定为信用风险特征组合后风
险较大
根据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确定的计提方法
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法
账龄                        应收账款计提比例说明 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说明
1 年以内(含1 年)                                  5
1-2 年                               10              10
2-3 年                               30              30
3-4 年                               30-50           30-50
4-5 年                               50-80           50-80
5 年以上                              100             100
计提坏账准备的说明
公司的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期末公司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
和其他应收款)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

二 年报附注中应收账款的数据

对茅台的质疑:应收账款

对茅台的质疑:应收账款对茅台的质疑:应收账款对茅台的质疑: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

看表(1) 应收账款总额披露

1 年初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 占比24%,按理占比也不算重,但是坏账准备高达5.91%,个人觉得比例不少。(张裕此数才占2.2%)

2 单项不重大但风险高的应收账款 占比19.32%,坏账准备达惊人的82.89%,一下子提了八百多万的坏账准备,其他不重大应收账款也达到17.11%,又提了差不多二百万坏账准备,起初考虑是不是利润调节的因素,以后还会冲回去,但翻一翻后面的内容,发现前面八百万是五年以上的应收款(真是冻过水啦),那就是人间蒸发啦。

3 年初提了差不多一千二百万的坏账准备,年末又提一千万的坏账准备,而且冲回可能性很小,基本3年以上应收款就很难收回了。

提出一点疑问:年末单项重大的应收账款项目变成真空了,是没有披露啦,还是年初占24%的大比例客户都变成单项不重大了。

  看表(2)(3)本报告期实际核销的应收款项情况 基本没有关联方长期占用资金情况及大股东欠款情况。

  表(4)应收账款前五名欠款情况 经销商是坏账主要来源,前述的茅台的八百万坏账有四百五十多万来自韩旭的五年以上欠款。

  应收账款附注没有披露列举账款年限及金额(小心这里成蛀米虫)

  现在有点明白茅台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达惊人的200次,很多坏账冲销了,使应收账款的资产绝对值减少了。

(二)其他应收款

  看表(1)(2)

1 单项金额重大的其他应收款项提了42万的坏账准备,由于年限在1年内,提5%坏账准备是合理的

2 单项金额不重大但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后该组合的风险较大的其他应收款项,又提了170多万坏账,都是三年以上的阑尾款。

3 其他不重大的其他应收款项提了150多万的坏账。

4 总额来看提了370万坏账款

  也是没有披露列举账款年限及金额

  虽然就算从总额上来说,1千多万的坏账相对44亿现金的茅台来说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感觉对比起张裕的财务报表,不透明的地方很多,而且,提的比例很大,再而且,提的都已经是收不回来的坏账,备抵法是按比例提取备抵坏账的,但按应收账款附表真没看出会计政策里面按年限列示的坏账准备,就财务报表来说,我对这里很不放心。老朋友请指点一下,不然真的没信心买茅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