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作为参展商还是参观者,形形色色的行业展会是开拓商机的最有效率途径了。 了解行业动态,收集厂家产品信息,约见客户,谈单,甚至签订合同,不管是对行业里的旗舰企业,还是初入竞技场的小商家,都能从展会中得到想要的东西。

在德国工作了快一年,作为参观者展会去看过三次。记得第一次去之前,早上的紧张心情就好像要去大考一样,惴惴不安,做了多少准备都觉得不够,不知道临场会发生什么样我无法应付的状况。之前在网上看了不少前辈们写的经验,大多都是作为参展商该怎么面对参观者的;但是作为贸易商,该怎么以参观者的身份去充分获取信息的,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却几乎没有。估计是像我这样的情形并不多,或者这种经验都是作为‘祖传秘籍’由师傅口提面授的吧。经过几次痛苦、困惑的参观展会经验再反省、总结,倒也在其中悟到点东西。虽然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什么以一应百的绝妙招式,但也足以给像我这样的一穷二白的贸易新手一点指导性经验哈,这篇博文,就当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大家都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分享啊!
第一招: 做个正确的参展决定
每年在世界各地的展会不计其数,即使是一个行业里面的,也有地区性的、规模大小不同的各色展会。比如,CPhI
原料药展会,每年就有至少四次,欧洲、美国、中国、印度,大概每三个月就有一次。公司经费个人精力有限,业务和客户侧重点不同,当然不可能一个不落的参加。当然,行业里的巨头是这么干的,每一个有影响力的展会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可是对中小型公司来说就不现实了啊,大公司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公司的公关,我们要是也这样就不用去做业务了。所以,决定参观展会,首先要了解这个展会吸引了什么样的参展商,自己的客户有没有去,有没有必要去拜访,自己想代理什么样的产品等等,了解自己的需求;接下来,就是对参观展会的经济、时间成本做个估算-
需要多长时间?花费多少?需要签证或者邀请函吗?手续复杂吗?时间上来得及吗?如果可以预期的机会不错,产品厂家都对口,经济上的负担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时间上也合适,那么做了参观展会的决定,就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了!
第二招:做参展前的准备工作
决定参加展会,当然要把机会最大化了,让自己的时间、金钱都花在刀刃上,最好参展回来就能有订单最好了。展会通常只有三四天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成果,之前的准备充分与否当然就是关键的因素了。下面几个方面就是我的必做功课:
1.
网上买票或者注册。
有的展会需要门票,有的不需要但是要提前注册自己的信息。需要门票的,网上购票通常都会比现场购票要便宜一半。不需要门票的,也不是完全不需要购买门票,展会期间也不是就会对任何人都门户大开,而是对提前在网上注册自己的信息的参观者免费,注册后得到一张电子门票,届时凭电子票换取门票进场;如果没有及时注册,那么将不得不现场购票,并且费用还不菲。以上次的CPhI法兰克福展为例,现场购票费用是200多欧,而网上注册拿门票是完全免费的!
2.
熟悉参展商和产品。
基本所有的展会主页上都会有一份完备的展商目录,有的更为详细的还会有产品信息介绍可供查询。如果对某种特别的产品有兴趣,那就不妨根据主页上提供的展商目录,找到他们的公司网站,并且通过google尽可能多的了解厂商信息和产品信息。到时去展台咨询的时候也会更有针对性。很多展会在开展前一段时间(组织得好的展会可能会在开展前半个月到一个月)提供展商目录邮寄服务,付上一点小钱和邮寄费,就能拿到一分非常完备的展商目录、展商介绍和展会期间活动信息,在开展之前就仔细研究一番,如果发现商机,和目标公司的相关人员约个会议详谈,就更有针对性。所谓决胜于千里之外,都是在于策略上更胜一筹。那搬到这里来,想要决胜于展会,就是信息收集和贮备要更胜一筹咯。而且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3. 准备文件材料- 自我介绍,公司介绍。
不是参展商,但是一样需要在展会中亮出自己的身份啊。名片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一定要带足够,只能多不能少,不然碰到别人和你交换名片自己却手里空空,可想而知对方会怎么想了-“这会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商业伙伴吗?”
公司材料如果有的话也要带上。一张名片仅仅表明个人的身份,如果公司规模不大的话,则免不了要介绍一下自己的公司是做什么业务的。这时候,一份文件材料就弥补了连篇累牍的介绍,即免了自己临场紧张用英语说不好,又节省了双方的时间。一份图文并茂的材料送到对方手里,除了及时传递信息的作用,还留给了对方一份可以备案的记录- 即使展会结束了,他/她把你们的对话忘在了脑后,除了你的名片,还有一份公司介绍做提醒呢!我就见过这样的小公司主管,在展会的公开活动上-
某知名公司的讲座上,也坐在听众席上,讲座之后就给其他听众发材料,说我们公司也做这项业务,而且费用更低,欢迎致电询问。我想这时除了主办讲座的公司不喜欢之外,其他听众都会非常乐意保留这样一份材料的吧。
4.
升级装备。
以貌取人,到哪里都是不变的真理。不管教育多好,修养多高,人们都免不了在心里暗暗给眼前的人一个评判。相貌是父母所赐,没办法改变,但是我们自己还可以做很多功课来提升自己啊。
首先,个人的发型、妆容的整洁得体是获得对方好感和尊敬的第一张名片。在商业环境里,男士干净的没有胡茬的下颚和适度整理的发型,女士得体的妆容和恰当的配饰,是表示对商业伙伴充分的尊敬而并非对个人形象的过度矫情。在日常的商业环境里如此,在展会上就更要强调了。在我看来,展会就好象是一场大party,
大家要衣着光鲜的工作、充满激情的推销,都想争着把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气场给比下去,同时获得合作伙伴的好感,所以比在日常工作中当然要更注重外在形象了!
另外,在商场上,一身得体的、质地良好的西装或者女士套装可以让自己在对方眼里变得生动起来,让人觉得能和你攀谈、能帮助你介绍产品信息是一种乐趣甚至是荣耀。要知道在没开始谈话之前,很多时候你的穿着就很可能已经决定了你在对方眼里的地位!名牌大可不必,但是整洁是必须的。如果平时没有这些着装习惯,就趁参加展会的机会给自己买身好衣服、理个好发型吧,以参加舞会的态度去亮出你自己!
最后,个人的文具、箱包也要尽可能的简洁,不夸张不名牌别让人以为你是物质狂,顺手好用也整洁,就足够了。如果有条件,能准备一只名牌钢笔在和人洽谈记录信息的时候‘顺便’拿出来小炫耀一下,也会给自己增色不少啊。
5.
查询出行信息,了解展会所在的国家、人文信息,商业习惯。
展会的主办城市、主办国家,当然会吸引最多的本国公司来参展了。所以,除非有特殊的会见目标,在展会上遇见的大部分会是所在国的商人。Business
也需要Chemical来调剂。如果能在会谈中穿插一些‘调料’,让会谈变得轻松有趣,就能博得对方对你的喜欢。谁不喜欢和一个有趣的人一起共事呢?!即使碰到遇到其他国家的商人,一起探讨所在国的文化现象、旅行见闻也会让人产生共鸣,甚至成为朋友。人们总是喜欢注意观察,头脑灵活,时刻保持好奇心的伙伴的。另外,对文化的了解也会更能摸清楚对方的脾性,比如他这样说到底是客气的说辞呢还是严肃的承诺呢,心里先有个准备,现场就会多些直接的发问而少了些误解。

未完待续,下一篇继续写参展的临场处理经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