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楼市“喝茶费”,勇敢者的游戏?——独家专访颜宇丹律师

(2020-09-15 16:13:30)
标签:

广东丹柱律师事务所

深圳房地产律师

颜宇丹

喝茶费

715新政

上周五,东莞、广州相继曝光新盘“喝茶费”、“茶水费”套路,并对之严加处罚,事件持续发酵。

继今年4月深圳南山、宝安相继出台新规整治“喝茶费”后,几个月来,发布“无喝茶费”自清声明已成为网红盘的标配。

715新政之后,深圳打新热潮日盛,据多方求证后发现,仍然有人在网上兜售“喝茶费生意”。

这些基本为中介机构或个人,主要提供线上抢房服务,费用在3千-120万人民币不等(具体依据房源总套数、楼盘热门程度和选房方式)。

据多位兜售“喝茶费”人员口述,目前深圳市面上可能存在的3类“喝茶”方式:内定、提前进入选房系统操作、机器外挂抢房。

某房企内部人员透露,由于官方已明令禁止,鲜有人能够通过内部关系拿房。而目前比较盛行的机器抢房的方式,与开发商无关。

针对机器抢房,开发商近日陆续启动了“反黄牛机制”。

多个城市也开始行动,包括深圳在内,广州、东莞、武汉多地都已曝光严查案例。东莞住建局公告提示,任何以提供“获取选房指标”“锁定房号”“优先选房”服务为由收取金钱的行为都涉嫌违法违规。

近日,深中协会也通告了深圳因涉“茶水费”事件的某中介,被列入行业黑名单并终身禁业,相应不良纪录抄送有关征信机构。

资深律师颜宇丹律师提示,收取“喝茶费”除了面临罚款,同时涉嫌违法,故提供此类服务的机构还可能涉及诈骗、职务侵占、商业贿赂等。

01

打新太火,“喝茶费”传闻频出

近日,有深圳购房者爆料,有自称抢房技术人员展示了不少抢房成功的案例,其中不乏深圳热销新盘。

该中介认为,只要在认筹成功的情况下,就可以帮忙机器抢房,并以上个月龙华某新盘举例:“40位客户中有37个都抢到了,我的新客户都是老客户推荐的。”

通过“喝茶”买到房,有购房者抱有侥幸心理。

经历过两次打新抢房失败的小C(化名),最近打算尝试一下。

已咨询过多家机构,谙熟套路的她,理由很直白:

“你们有喝茶渠道吗?”

不过,即便她想要买的项目马上就要开盘了,她还是没打算立刻做出决策,或许是出于对“帮抢”机构的不信任,想找到“靠谱”的人多问问。

像小C这样的“一房难求”的买家,不在少数。

经历了7.15“新深8条”楼市调控,打新火爆催生了中介的“喝茶”生意。

有买家透露,他参与过两次新盘选房,第一次是现场,选房号600开外,连大棚坐的资格都没有;第二次线上选房,刚打开系统就被告知选房结束了。

各类“喝茶”现象频出,其中不乏有盲目跟风者。

有关打新“喝茶费”的价格,网上也流传了不少版本。有网友爆料,宝安某网红盘”喝茶费“收取140万、龙华某新盘20-80万...

2

独家爆料:“抢房”方式哪家强?

那么,目前市面上流传的“喝茶”传闻是真的吗?他们是如何暗箱操作的?带着质疑,笔者以购房者的身份,深入调查了一些个案。

据多位号称“技术人员、专业客服”透露,深圳市面上流行的抢房套路,大致分为3类。

01

第一类:机器选房,报价3千-3万

此类“喝茶”方式较为原始,成本最低。在某宝平台出现的“抢房商家”,大部分用机器抢房方式,价格在3000元左右,服务范围多包括头部房企选房软件。

技术简单粗暴,就是通过程序和脚本,代替手工操作,速度当然快很多。

客服表示,在认筹成功的情况下,只需把账号提交给商家,开盘当天帮助抢房,成功率95%,全额付款不成功包退。

知情人士透露,该方法过于“老土”,开发商已成功识别侦破,并会在开盘前识别屏蔽。

不过,最近深圳市场上又出现了“升级版机器”,价格也翻了10倍。

02

第二类:提前进入选房系统,报价10-12万

为了学习最新“抢房”技术,笔者特地拜访了宣称12万帮忙拿房的酱酱(化名)。

聊到近期某个即将线上开盘的项目,她称客户只需在开盘当天提供账号和20个意向房号,公测和开盘前分别配合发两次验证码,就可以等待短信通知了。

“我们不是机器,而是提前进入选房系统,提前0.01秒选房,这样很逼真。”他透露,选房前需向银行托管转13万,资金暂时被冻结,成功后点击确认即可付款。

至于用怎样的黑科技,中介不愿多说,不过她承认,相对内部关系拿房,该方式价格虽然低一些,但成功率也有所折扣。

上周联系上一位疑似通过“喝茶”渠道买南山某网红盘失败的买家,但对方不予置评。

03

第三类:提前内定?报价35万

还有另一个方案:就是开盘前锁定,报价35万。

另一家中介透露,如果是线下开盘,就很难“操作”。不过今年因为疫情,线上开盘的也多了。

机会在新盘认筹环节,“上一次做龙华某盘时,预约提交资料后,认筹当天等到4、5点快结束的时候,放了一批人进去线下认筹。”

在他看来,该方案选中几率更大,但最近管得严了,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敢确认能成功。

不过,几乎可以明确的是,通过第三种方式已经走不通了。

有房企内部人士也进行了澄清,“那些说内定的都是外行”。

从近期开盘的项目看,由于采用线上选房的较多,要比拼手速,无形中给了黑客操作的机会。

但针对“黑科技”抢房,开发商也陆续启动了“反黄牛机制”。

光明某热盘就提示,用软件抢房的购房者可能“不算数”,被取消资格。

就在上周末,光明另一项目开盘前公告称,已屏蔽机器外挂软件,并在线上公证开盘。

即便如此,市面上依旧有言之凿凿者称:有多种办法拿房,成功率高达90%以上,抢不到就退款。

03

多地严惩“兜售喝茶费”人员

目前,“茶水费”乱象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主管部门的注意。

今年4月,南山、宝安相继出台新规:“坚决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收取‘喝茶费’‘更名费’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主管部门将暂停网签并查处,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目前,深圳因兜售“喝茶费”事发被查处的个案较少,但周边有城市已陆续敲响警钟!

上周末,东莞、广州、武汉警方陆续出手严查收取”喝茶费”相关人员。

据公众号“武汉城市留言板”爆料,近日武汉侦破一例“开发商内部人员收取18万喝茶费内定房源”的案件。

近日,法院判决:确认购房者费某与开发商销售何某签订的《购房委托协议》无效,没收当事人取得的财产,收缴张某依无效民事行为取得的18万元归国家所有,现该收缴决定已移送执行机关强制执行。

9月11日,广州也侦破一宗“购房茶水费”系列案件,并抓获7名房地产销售人员,为多名购房事主追回仅200万元的经济损失。

据第一财经报道,一些新盘对外宣称售罄,其实并没有卖完,收取“茶水费”之后这些钱可能会倒手,通过外场中介转给驻场的内部中介,再转至开发商内部人员手里。

一些手头握有“价格差”楼盘资源的中介人员或者销控人员便可以利用这个资源充当中间人的角色。

据第一财经报道,项目相关人利用信息差优势薅羊毛行为,有一方愿打一方愿挨的意味在内。

有业内表示,目前市场存在的“喝茶费”大多是智商税,喝茶费交了,能选上是买房人自己的运气,运气不好就退钱,还被赚了利息。

从上述案例可知,开发商内部人员违规涉嫌违法,代价太高,一般不敢冒险。目前参与“喝茶”服务的基本是外部机构,他们或声称自己有“内部关系”,或号称可以机器拿房。

04

律师点评

在此,法律业内人士提醒广大购房者警惕陷阱,避免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笔者就此采访了广东丹柱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律师——颜宇丹律师。

01

是否违反道德准则?

答:类似机构利用购房者急于“上车”的心情和盲从心理,向其收取喝茶费等房款以外的不合法费用,意图非公平获取购房资格,不仅有违公序良俗、损害其他购房者的公平竞购权,且极易扰乱正常的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被重点整治。

02

若抢房未果,费用可否追回?

答:如果抢房未果,类似机构获取相关费用,缺乏法律上的依据,购房者可以以“喝茶费约定系双方通谋的虚伪意思表示”依法归于无效为由,要求予以返还。

03

提供此类服务的房企、机构是否违法?

:“喝茶费”因不具有合法性,故居间机构还可能涉及诈骗、职务侵占、商业贿赂,这属于向购房者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服务并收取费用的行为。

在明知或者应当知道的情况下,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价格违法或者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服务或者便利的,由工商、价格监督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房地产经纪、估价机构处5万元罚款。

深圳市宝安区住建局《关于坚决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收取“喝茶费”“更名费”等价外费用违法行为的通知》还明确,有变相强制服务并收取费用的,按《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相关规定,按违法行为涉及商品房数量每套处10万元罚款。

来源:买进深圳(ID:buysz2020) | 10万+小分队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