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后父母部分出资购房离婚时的房产分割

(2013-06-02 23:26:25)
标签:

父母出资购房

婚姻法解释(三)

离婚分割房产

深圳律师

颜宇丹

房产

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实施近两年以来,关于该解释第七条所涉及的婚后父母部分出资购房权属的认定及离婚时的房产分割仍然存在着巨大争议和同案不同判的现象。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规定,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着重于婚后父母出全款帮助子女购房,且登记在子女名下,认定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情形,但是没有具体规定婚后父母部分出资的情况下房屋权属的认定和离婚时的房产分割,这在实践中产生了分歧。

目前关于婚后父母部分出资购房的权属认定和离婚时的房产分割主要有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在婚后父母只支付部分价款,往往是首期款的情形,这种情形下,该部分出资应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既然父母该部分出资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子女以个人财产出资购买房屋时,也应认定为该不动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只不过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的情况下,离婚时应给予另一方补偿。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父母只是在子女婚后支付首付款,夫妻共同还贷,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首付款可以认定为只赠与出资父母的子女,离婚时该房屋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由于个人财产婚后的自然增值仍然归个人所有,故离婚时首付款的增值部分也应判归一方所有。第三种观点认为,《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指的是父母出全资为子女购房,如果不是全资而是部分出资,应当适用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2条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笔者颜宇丹认为,关于婚后父母部分出资购房的情况应该区别情况对待,如果在诉讼中出资的父母和这一方子女主张父母的出资是一种借贷关系,那么父母出资部分应作为债权处理,离婚案件中作为夫妻共同债务,但是考虑到按这种处理方式出资方子女就不能分割到父母这部分出资的升值部分,估计出资父母和这一方子女很少会这么主张。如果在出资父母和这一方子女没有主张是借贷关系的情况下,除非另一方有证据证明是借贷关系,否则不应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笔者不赞同上述第一种观点父母只出一部分资金就认定整个物权归属于出资父母子女这一方所有,尤其是在父母只支付了小部分首期款其它大部分房款由夫妻共同还贷的这种情况下,这对另一方极不公平。笔者也不赞同上述第三种观点认为的父母部分出资应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因为《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虽然只规定了父母出全资购房的情况,但按该司法解释的精神,全部出资和部分出资只是出资数额的多少不同而已,不能说全部出资是对自己子女的赠与,部分出资就是对双方的赠与了。关于上述第二种观点,有人认为这种观点实质上是推定房屋产权区分为父母的出资额与夫妻交纳的剩余房款按份共有,而婚后购房,双方如果没有事先关于产权的按份共有或者归一方个人所有的约定,就应当归双方共同共有,而不能以按份共有的原则处理。笔者不赞同这种看法,因为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在双方父母都有出资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约定,可以按份共有的原则处理,那么在一方父母出资的情况下,按照《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这一精神,也可以按份共有的原则处理。

笔者颜宇丹建议,鉴于目前针对父母部分出资购房的房屋权属认定和离婚时房产分割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双方婚后在使用父母资金购房之前,先书面约定这部分资金的性质是借款还是赠与款项,房屋的产权性质是个人所有还是共同共有等等,如果不能书面约定,务必要保留父母出资的转账纪录等等证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