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无序转变

标签:
杂谈 |
冶金工作者的注意力集中于位置有序无序转变。许多固溶体在高温时,溶质与溶剂原子在点阵中的分布是随机的,而在低温时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却分别位于某些特定位置上,这种现象称为有序化或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其开始发生有序化的温度称为有序化温度或有序化的临界点。有序化以后的固溶体称为有序固溶体,或称超点阵(见合金相)。固溶体有序化之后,点阵的对称性有所降低,或阵点的数目减少(如面心立方点阵变为简单立方点阵),或点阵常数加大,这都会有附加的X射线衍射峰,这被称为超点阵线条(图1);超点阵一词即由此得名。远在1923年之前,塔曼(G.H.J.A.Tammann)已考虑到有序化的可能性,然而用X射线衍射的超点阵线条证实固溶体的有序化,却是1923年由贝茵(E.C.Bain)以及1925年由尤安森(C.H.Johansson)和林德(J.O.Linde)发现的。
http://a1.att.hudong.com/09/10/01000000000000119081022967809.jpg
超点阵亦称长程序。早已证实,在有序化温度Tc以上,当长程序不复存在之后,在几个原子间距的范围内,原子的最近邻、次近邻及次次近邻仍可保持有序状态,这种小范围的有序称为短程有序或短程序。多数有序无序转变为连续的、协力型的二级相变,没有潜热效应。其中一部分为“ λ相变”。这种协力型的相变特点是过程所需能量随着过程进行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例如由有序变成无序,无序化所需能量随无序程度的增加而递减,即在过程接近完成时,其所需能量趋近于零。也有少部分有序无序转变为一级相变,是不连续的,有潜热效应。有些有序无序转变既含有协力型的部分又具有不连续性部分。产生原子位置排列有序的驱动力涉及三个主要方面:①异类原子对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当以异类原子为邻时,系统能量降低。②应力松弛。固溶体由不同大小的原子组成,有序化可降低应变能。③电子与布里渊区的相互作用。通过电子的费密面与有序结构的布里渊区的相互作用,导电电子的能量降低。多数有关有序化的工作是根据第一种假定进行的。
几种常见的有序结构
http://a1.att.hudong.com/55/13/01000000000000119081382422755.jpg
http://a0.att.hudong.com/01/13/01000000000000119081382433201.jpg
有序畴(反相畴)及畴界http://a4.att.hudong.com/09/13/01000000000000119081382445909.jpg
另一种反相畴则是通过有序结构中的位错运动造成的,一对这样的位错称为超位错,超位错之间的区域即为反相畴。有序度(有序参数)
http://a1.att.hudong.com/36/13/01000000000000119081382466536.gif (1)
对AB型合金,R代表A原子占在“正确”位置上的数目,W代表A原子占在“错误”位置上的数目,显然 R+W=N为 A原子的总数。当R=W 时,ξ=0,当R=N,W=0时,ξ=1。ξ 的数值是根据在整个点阵中计算“正确”位置上的原子数与“错误”位置上的原子数各自统计平均值得到的,它和正确原子与错误原子之间的距离无关。将这种序参数称为长程序参数。相似地,可以定义短程序参数。在 AB 型体心立方(bcc)结构的合金中,完全有序时A原子的最近邻皆为B原子,B原子的最近邻皆为A原子。若 R1及W1分别代表正确最近邻与错误最近邻的数目,则短程序参数定义为:
http://a0.att.hudong.com/93/13/01000000000000119081382468593.gif (2)
式中R1+W1=ZN,Z代表这种结构的配位数,即最近邻原子数目,同样可定义ξ2、ξ3作为次近邻及次次近邻的近程序参数。长程序参数与X射线衍射超点阵线条强度I之间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
http://a4.att.hudong.com/77/13/01000000000000119081382470577.gif (3)
其中XA为合金中A原子的原子分数;fA、fB分别为A及B的散射因子。适当选择X射线的波长,由超点阵线条的强度可测得 ξ。短程序参数 ξ1可由X射线的漫散强度测得。对一定成分的合金,其序参数随温度而改变,ξ与温度的关系示于图4。http://a2.att.hudong.com/23/13/01000000000000119081382473923.jpg
处理有序无序转变的近似方法(B-W)近似法
ξ 随T/Tc的增大而连续下降。
Bethe模型
http://a0.att.hudong.com/36/13/01000000000000119081382486436.jpg
准化学方法其他类型的有序无序转变
有序无序转变引起的合金性能变化及应用
http://a1.att.hudong.com/72/13/01000000000000119081382496772.jpg
http://a2.att.hudong.com/59/13/01000000000000119081382522159.jpg
参考书目C.S.Barrett,T.B.Massaloki,Structure of Metals,3rd ed.,McGraw-Hill,New York,1980.
C.N.R.Rao,K.J.Rao,Phase Transition in Solids,McGraw-Hill,New York,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