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备战感慨良多

(2008-11-03 21:44:31)
标签:

高尔夫

张连伟

体育

汇丰冠军赛

我今天已经到了上海,这一周是很重要的汇丰冠军赛。不过,我既然和大家约好了在上海见,总不能食言。

在这篇博客开始,还是要谢谢大家。上一篇博客发出来以后,很多朋友都注意到我说过腿上有伤的问题,特意打电话来问候,还给了我很多休养和治疗的建议。我是脚后跟受的伤,叶剑锋的爸爸专门打电话来说他有过经验,让我试着去按摩一下足三里穴位,事实证明这招确实管用。加上我一位当医生的老朋友的三针针灸,现在的我的脚伤已经没有问题了。上个礼拜,我在家练了整整7天球,感觉也很不错。


好了,现在我回答一下上一篇博客的留言里,小徒弟朋友给我提的三个问题。我就随便说一下我的看法了,希望能对你有用。首先,我觉得学球不一定真的就要出国,就技术水平而言,在国内一样可以成才,但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应该到国外去。毕竟欧美的高尔夫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这是我们的20多年不能比的。外面有很多,在国内肯定学不到的东西,比如语言环境,比如文化和礼仪,还有适应国外比赛的形式与流程。这和国内很多家长要送下一代出去留学是一个道理,毕竟学习高尔夫,也是留学的一种形式。


这位朋友说,现在还看不出来苏东和胡牧和国内同龄人相比的优势,这是事实,但同时我也觉得,他们的优势或者说潜能,还没有到可以完全显露出来的时候。比如说在以后,在国内成长的球手往外打,肯定还需要适应期,而他们不会有这种问题,另外还有很多细节方面的东西,他们有着潜在的优势。一句话说就是,为以后的职业生涯,他们所做的准备更加充分,这种准备不仅仅是球技上的,国外更有经验的教练会为他们考虑好一切。胡牧的老师是利百特,这个世界第一教练的名头,不是随便就能混来的。

 

至于后两个有关练球时间的问题,我就一并回答了。球肯定是要尽量多练,在以前国内比赛少的时候,我是一天到头都泡练习场的,当然现在比赛多了,时间会减少些。而你说的每天三小时的时间,如果你是属于爱好者,那已经不少了,但如果想打职业,甚至做个业余高手,都是远远不够的。至于怎么练,我想那需要看你自己觉得自己的弱点在哪,那就需要多加强。还有关键的一点是,对职业球手而言,在放下球杆的时候,脑子是不能停的,一定还要经常去想自己的动作,自己这一天的练习都得到了什么,包括下场时的策略得失。我想这也算是练球的另一种形式吧,而且这和拿起球杆去打是同样重要的。很多时候多动脑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打球也一样。

 

还有villeagas朋友,我现在的战场的确是主要转回亚洲和国内了,当然如果欧美那边有邀请,我肯定还是会去看看的,还有也谢谢你的祝福。


这已经是我第4次参加汇丰冠军赛了,这里给我最深刻的回忆,当然就是2005年的时候和老虎同组,我前两天和他打成了平手,那两天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从1997年第一次和老虎同组打球,到2001年观澜湖表演赛再到2005年,我每次都能感觉到他的不同,比如更成熟和有霸气,惟有一点从来不变,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无论哪一次,他对所有人都是彬彬有礼,从球技到气质都让人折服。

 


坦白地说,回想刚转职业的那个时候,我已经30岁,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有朝一日参与到总奖金500万美元大赛的角逐中,而现在的事实是,我已经打了好几年,而且现在一年还在国内有两场这样的机会,这是中国高尔夫之幸。没人可以否认十几年来中国高尔夫的发展迅猛,现在中高协、张小宁主任和这么多的赞助商也在给国内球员创造越来越多的机会。而中高协袁伟民会长,以及中国职业高协王军主席,是我更要心存感激的两个人。这十几年,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高尔夫,一直扮演着幕后英雄的角色,做着他们最大的努力。中国高尔夫能有今天,我觉得他们有最大的功劳。


总而言之,中国高尔夫现在的局面,是这么多人一起努力了这么多年的结果,比如说,我也很敬佩李宁、朱时茂还有香港的曾志伟,是他们长期不懈的努力,让这么多有影响的体育圈以及演艺圈名人踏入了高尔夫,这对这项运动是一个难以量化的巨大促进。我同样希望这一周,能在佘山看到更多的现场球迷。


这篇博客的最后,我想再和给我留言的朋友做一些交流。有很多朋友建议我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谢谢你们,还有说我脾气大的朋友也是,我同样也要谢谢你们。其实,倾听善意的批评与建议,让自己在以后能做得更好,也是我开这个博客的一大目的。我高中毕业后就拿起球杆,一直到现在20多年,几乎所有的经历都是练习和比赛。而在其他的很多方面,都还需要向大家学习。


不过我要否认的一点是,我没有向有些朋友说的那样,喜欢赌球,而且赌得很大。坦白说看到这样的传闻让我有些气愤。因为我反对赌球,一直都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