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bmiddle/5cf9fbbfx88235910e0fa&690
估计是被当今社会上剩男剩女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吓坏了,各路电视台纷纷开出征婚节目。过去常说全民皆兵,今天就来一个全民征婚。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一个比一个有创意,一个比一个更噱头。正合了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一句名言: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这是一个愚蠢的时代。我来一个鹦鹉学舌:这是一个智慧的征婚,这是一个愚蠢的征婚。
一二十个应征女郎台上一站,女方权利咄咄逼人,表面上看是一道风景线,中国妇女又解放了,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男人评头论足。在《为爱向前冲》里,男嘉宾亮相前先用几块活动挡板挡着,一个女郎说,我要看他屁股,于是屁股的挡板拉开了;一个女郎说,我要看他的胸部,于是胸部的挡板拉开了;一个女郎说,我要看他的肚脐眼……主持人都撑不住了,问,你干嘛看肚脐眼?女郎嗲道:我不喜欢肚脐眼长毛的男人。看到这里,我晕过去5.3秒,因为,照此下去,我完全相信某天某个女郎会提出自己的女方权利:我要看他的屁眼,因为我不喜欢有痔疮的男人,况且十男九痔。庆幸的是,我倒没痔疮,但我绝不会拿屁眼给这帮姑奶奶看!我纳闷的是节目策划人干嘛要设计这样的出场动作?如果反过来是男方权利,看屁股看胸部,肯定会被视为耍流氓。
亮灯、灭灯。亮灯、灭灯。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一二十个女郎就敲定了对男方的取舍。国人平时办什么事都缺效率,相反,此时效率之高令人佩服。一看外表,二看金钱,传统观念上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寻爱情景荡然无存,活生生就是一场物质和金钱的追求,一种商品买卖的角逐。此时的女郎们口无遮拦,一方面毫不掩饰对金钱的渴望,一方面狗嘴里吐不出兔牙地贬低所谓条件不好的男人。
“没有二十万,你还想握我的手?”一女郎拒绝与一位工薪族男嘉宾握手时说。
“我想当名主持人,你愿意砸钱把我捧红吗?”一女郎羡慕地追问一位高年薪的男嘉宾。
“我还是愿意坐在宝马里哭泣!”一女郎嘲笑一位骑自行车上下班的男嘉宾的求爱。
“牵着你的手在街上走,人家还以为我牵着一条狗!”一女郎鄙视一位身材不高的男嘉宾。
每看一场这样的节目,我都感觉是一次听觉污染。人在没有廉耻的时候,的确什么话都敢讲出来。杜甫是“十年磨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征婚女郎是“一晚曝十句”,“话不雷人誓不休”。尽管电视台鼓吹的是真人秀,鼓励的是“童言无忌”,但这帮肆无忌惮的美女们(相反,男人在节目中表现文明的多,收敛的多)把一些本该在床上,在卫生间,在闺蜜中的私房话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出来,对主流社会希望营造的爱情观造成的冲击波,一千个学校一万个关工委都纠正不过来。那天看《非诚勿扰》时,朋友的一个读初三的女儿就朗朗宣告:我以后也要上电视征婚,不找一个又帅又有豪宅的大款绝不结婚。气得朋友隔着沙发去抽了丫头一巴掌。
但是,今天的年青女性中,确实有一部分人崇尚的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各电视台开办征婚节目的初衷是想给男生女生一个认识和牵手的机会,但忽略了在节目过程中特定个人歪曲的价值观、恋爱观、婚姻观对社会对观众的撞击。美的东西得不到展示,丑的东西却越来越张扬。有人会说,这是真实,没有必要掩饰。拉大便也是真实的,你会让它上电视拉吗?
这类节目如果不改进,我敢断言:寿命不长!
b.s.
果然,不出满哥所料,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如下通知: |
昨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通知整肃相亲类电视节目,通知规定电视台“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婚恋观。”(大河网6月10日报道)
诚然,速配电视节目折射多元化社会背景下不同的价值观、金钱观与婚恋观。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节目所表现出来的造假、低俗和蓄意炒作等倾向,使观众有上当受骗之感,对此类节目的泛滥成灾广为诟病。
纵观相亲电视节目,大致有三大通病。一是女嘉宾“能说会道”,“痛快淋漓”,竭尽羞辱男嘉宾之能事。上来一位男嘉宾,立马有女嘉宾指出“鞋子不搭裤子,裤子不搭上衣,上衣不搭发型”;还有女嘉宾看人家其貌不扬,就说“你长得这么不好意思,还好意思站到台上来?”而“宝马”、“豪宅”、“奢侈品”等常挂嘴边,连握个手都要月薪20万!
二是专家满天飞,爆粗口,引争论,竭尽蓄意炒作之能事。有的电视台不知从哪请来所谓“情感专家”,在节目中插科打诨,信口雌黄,某电视台有位“专家”动辄用“闷骚”一词来评价男嘉宾。而“专家”借现场“怒斥”拜金女、宝马女来炒作一把,吊足胃口,令人味同嚼蜡。还有在规则与场景设计上搞什么“先睹为快”,让女嘉宾提出看男嘉宾的大腿、屁股等等更是不堪入目。
三是演员、模特、富二代占据荧屏,竭尽捧红“相亲凤姐”之能事。有的电视台几乎清一色的娱乐圈、平面模特、化妆行业和网络从业人员,有的女嘉宾刚二十出头,一站就是十几期,而且还客串其他电视台娱乐节目嘉宾;有的以“敢曝”出名,“名言”出来了,艳照出来了,紧接着就有电视台请去合伙“招摇撞骗”。而事后网友“人肉搜索”得知其中不少女嘉宾都已有男友,上台相亲是电视台安排好的一个托儿。
如此“真人秀”不过是“逗你玩”,如何能体现公益相亲?岂不是对公益的一种污辱与亵渎?
广电总局整肃相亲类电视节目,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只有让公益相亲节目回归公益,才能展现嘉宾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择偶观念,才能解决大龄青年的燃眉之急,才能丰富电视荧屏,引领公众价值取向,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