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市,一位母亲带着三岁多的女儿到商场购物。乘自动扶梯下楼时,小女孩不慎摔倒,右手撑到了运行的扶梯上,手掌随即被扶梯绞断。事后即送医院抢救,医生告诉母亲,手掌已无法接好,孩子面临终身残废。母亲无法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在手机里留下遗书后,用一把水果刀刺死了女儿,自己也自杀了。万幸的是,母亲自杀没有成功,被抢救了过来。她将面临的是法律的严惩和良心的谴责。
读罢这段新闻,我久久不能平静。软弱的母亲怎能选择这种“勇敢”的举动?在举刀刺向女儿的一瞬间,她究竟想到了什么?解脱女儿的痛苦?人们事后在母亲的手机里看到了她的“遗书”:“……我无法面对这一切,慧子(女儿的名字)以后怎么生活,她以后要受到多少人的歧视,她长大后会恨我一辈子的,我无法原谅自己,也无法面对你们。我要带慧子到天堂,那里没有歧视,我会陪着她,让她不被别人欺负……”
人的一生中,难免不遇上飞来横祸,如何面对?既考验自己,也考验父母。尤其是自己的孩子遭遇不幸时,为父母者应该为他(她)点燃生命之灯,鼓舞孩子生存和生活的勇气,而不是浇灭生命的火焰。许多年以前,我曾经被一位母亲勇敢的行为感动,至今不能忘却。那是在一条小街上,我正走着,一位年轻的妈妈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迎面走来。小女孩长得很漂亮,但右腿明显有残疾,每走一步腿都要晃荡一下。街边有两个小男孩看见了,恶作剧地喊道:“瘸子!瘸子!快来看瘸子!”小女孩一下转过身来,扑到妈妈的怀里,伤心地哭了。年轻的妈妈脸上也流出了泪水,但她牵着女儿坚定地走到两个小男孩身边,蹲下身子和蔼地对他们说:“小朋友,我的女儿是天生的小儿麻痹症,现在还医不好。但她很坚强,她以后还要上学,还要工作。你们应该帮助她,鼓励她,以后不要叫她瘸子好不好?以后如果她和你们在一个学校读书,你们给同学们说不要叫她瘸子好不好?”两个小男孩很不好意思,低声说:“好!”母女俩继续往前走,渐渐地走远了,我站在原地看了她们很久。那一年,我12岁。以后,在这座城市,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们,但这件事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都很清晰。不知那个小女孩如今怎样了。
荆门市的慧子才三岁多,她还没有看够这个美丽的世界,她的母亲就代替她做出了选择:放弃生命。母亲不敢承受孩子长大以后生活的痛苦,不敢面对社会上部分人可能的歧视,就把世间最为宝贵的生命抛弃了。真是愚蠢又残忍的母亲。今天正逢“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地震废墟下虽被救出而身躯残废的人成千上万,还有许多是孩子,他们的父母又该怎样选择?
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被自己的母亲杀死了,母亲的答案是:长痛不如短痛。其实,类似的悲剧在其它地方也屡次发生过。前不久在某地,一个爷爷就把一个刚出生就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孙女掐死扔进了河里,因为家贫无钱医治。或许,生活中有的人还认可这样的行为,称其可以理解。难道,我们对残缺的生命就这样漠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