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收入“被增长”了吗
(2009-08-24 16:00:20)
标签:
统计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增长社会保障杂谈 |
近来,关于“被 X X”的提法被关注了,诸如“被就业”、“被满意”(某件事人民群众很满意)、“被增长”等等。由于“被增长”被议论得最厉害,国家统计局也撑不住了,局长马建堂也坦承“被增长”之说让自己脸红。
“被增长”的争论焦点就是统计部门说你的平均收入增长了,而且1—6月就增长了12.9%。老百姓说没有啊,我没感觉到收入增加呀。统计部门说,我是按统计公式计算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除以在岗职工人数,就是平均工资。老百姓说,公式是这样的,实际情况不对。十个人,一个是厂长,年薪20万,九个是工人,年薪各2万。你一统计,结果成了平均工资3.8万,九个工人各被增长了1.8万,对吗?
几番争论,统计部门只好承认,我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没错,就是把一部分人群漏统了,比如城镇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再者,我只统计了国有单位、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城镇集体经济的职工,约占整个就业群体的三分之一。这下老百姓清楚了,原来统计部门统计的都是工资高的行业,而我们这么多在私营企业打工的,工资收入基本就在最低工资线上多乎哉不多也的群体被漏统了。统计部门说,是漏统了,但我这个数据真实呀,因为各级政府没把职工平均工资列入政府考核指标,此项统计受政府的干预性较小。老百姓说,你这个貌似真实的统计数据对我的影响就大了。
统计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增长了在一般性上不会产生什么特别作用,至多体现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有个领域很重要,而且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这就是当前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社会保障。按照现行政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根据上年全省和全市的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缴费的。职工平均工资高,相应缴费就高,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快,缴费增长也就快。具体某个地区而言,很多就业人员都是在私营企业打工,因为前些年加快推进的企业改制进程中,很多地方政府早就把国有企业去国有了,国有企业在一些地方寥若晨星。私营企业大多工资水平不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更有许多年龄偏大、技能缺乏的下岗人员只能从事灵活就业,收入不但不稳定而且偏低。但他们为了今后的退休生计再困难也要坚持缴纳社会保险。虽然他们的收入水平与统计部门公布的职工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他们也只有按照“被增长”的收入水平缴费。近几年,职工平均工资“被增长”很快,许多参保群众抱怨说,再这样增长下去,真的是要被迫断保了。这话听了令人嗓子堵得慌。
统计部门履行职责无可厚非,但一定要面对国情,调整统计范围和统计口径,真实地反映当前我国的职工收入水平,尤其是在私营企业工作的职工和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人员(他们在就业统计上属于已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不要让他们再抱怨收入“被增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