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篆【章】

(2010-03-15 05:54:22)
标签:

篆书

印章

八体

竹帛

秦始皇

郎行

杂谈

分类: 郎行诵雅

送篆

 

送篆不是送砖,也不是送钻。

生活中免不了礼尚往来,有些小雅调技的我,喜欢亲手打造这些。

时而重彩泼墨,时而线描细拙,今儿就是刀枪剑戟了。

虽是花拳绣腿,却也乐在其中......

 

送篆【章】

我喜欢把石头当玉来篆刻,虽然它硬生生的把我的食指摸出一个泡,我知道;我已很久没干这事了。


送篆【章】
打磨了几次才成型的章,我知道;手生了。

送篆【章】

章的侧面,我通常会刻上一句话......

送篆【章】

它本来不需要包装,可包装需要它。

 

送篆【章】
它很小,我很用心!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http://img.users.51.la/2225155.a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