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那年徐霞客游桂,慕名而来“......望崖壁危悬,洞门或明或暗,纷纷错列”。隔着小东江,难登对岸,于是:“乃随溪南行,隔水东眺......”。六百多年后的那天傍晚,暮色暗沉时分,我站在象山绝顶,眺望过那山影依稀的穿岩和塔山,隔着漓江,远远地看穿了那穿山的空明,落寞一旁的塔影。那偏僻的远郊,勾起那一种乡野的逸趣,确定那天定要循着霞客足迹,去探寻那穿山的秘境......。
从阳朔回来,也是此趟桂林游程停留的尾声了。这天早上,濛濛天色中刚透出一片片些微的蔚蓝,匆匆搭上的士,就急急忙地直奔漓江那边的穿山去......。当今,现代交通的便利,全然没有了霞客先辈当年那远山跋涉的劳苦。车子穿行于宽阔平坦的马路上,古早那些乡野僻郊,而今早已是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区。再也没有当年那徐老汉的迷茫无助,踟躇徘徊......。
跨过长虹卧波般的漓江大桥,那穿山和塔影,亦如近在眼前,而穿山腰上那月岩仿佛就能一眼看穿......。据说,这空明月岩,此乃当年伏波将军马援,搭起雕弓一箭射穿的。而这寿佛古塔,虽说小巧玲珑,一点也不雄峙巍然。传说中,那般不可小觑的竟是菩萨亲自安放的。耳闻这么些传奇,似乎料到,也许,这不仅仅是一般风景胜地,或许是一处充满神秘的童话境地......。
穿山不高,近百米的山体在平畴间突兀而立,看似些许巍峨雄伟。那五座翠影葱郁的峰岭,犹如那雄鸡昂首,西峰那穿洞恰似鸡眼,活灵活现。那对望相峙的龟山,显得娇小俏皮。两山合为一景,人们称为“斗鸡山”。清澈碧绿的小东江在两山夹岸间潺潺流过,塔山倒影碧水中,远看如舰船航行江上。江畔村舍傍水而居,良畴沃野,农耕牧歌,一派田园野趣......。
转过这街角,那当年徐霞客羁舟处正大兴土木。绕过那小河石桥,便沿着东峰下的山脚,走进这桂林八胜之景 --“穿山塔影”。公园中, 这小东江蜿蜒在山下,空旷出一片宁静的水面。园林里,绿树浓荫,晨光明煕,水色潋滟。也不知谁在清风中唱响了山歌,满江涟漪,荡漾着赏心的清韵。那座临水的亭下,几位风姿犹在的徐娘正摆姿弄影,惹得那些池中的锦鲤,不停地嬉水翻卷起水花......几座造型雅致的拱桥,轻轻地跨过宁谧水上。随意走过这东岸西埂,并没了六百多年前,仙霞侠客那站在咫尺之间,却如隔天堑的百般尴尬......。观赏这一泓碧绿的东江潭,花丛曲桥静水倒影,美不胜收,却欣然收下那一袭清静恬淡之心。
对岸边古榕荫下,那有野渡舟横,几位钓客隐于水畔垂钩。暗暗猜想,那会是早先霞客找到渡船的地方吗?顿时萌生一蓦好奇,特意回走到东江潭北岸。沿着古人那无奈的足印,走在野草萋萋的田埂上,虽有些荒芜,隔着那丝丝垂柳,东望穿山也是妩媚万般。逆光中,已然可见那月岩穿洞,赫然山中,一如皎洁月光空明清亮......。也许是焦急走神,当年古人怎么就遇而不见,而弄出“则穿岩已转,不见空明,山侧成峰,尖若竖指矣”的一时迷惑。
循着小东江水岸,前看便有村舍错落,鸡犬相闻,恍若一片隔世风情......。没出几步,塔山突如其来落到眼前,远看小山的蕞尔秀气,近观却有高峻雄奇之惊叹。这娇小而峻峭的巨岩,裂石一柱,“若岐若合,亭亭夹立”,叹为鬼斧神工。这小巧而精致的寿佛古塔,那般吉祥美好,宛然仙人遗落的精美盆景。倘若亲临其境,想必都相信,定然无疑,那是菩萨亲手放置.....。
并没有那焦急“拔草寻蹬”的狼狈,慢悠悠走过村头的拱桥,来到穿山月岩脚下“北面而登”......现在登月岩穿洞,有梯步可拾,虽陡峭崎岖,亦可安然攀援。想象当年古人“由其西上跻,始得崇石廓然”的艰难,手脚并用,才得蹬及“平达山腹,径山十余丈,高阔五六丈”。眼见月岩穿洞“彻望澄明,一空障蔽”,还有更多曲径通幽的洞天......。而我不敢贪婪,没有过多逗留,匆匆原路下山。顺着山畔水边的园道出来,在梁漱溟墓前注目一下,留下些许景仰......经穿山洞,往里探头一番,在那些奇景异境,五彩缤纷的迷宫影照前扼腕叹息。穿山这处近年才开放的最大溶洞景观,其实是那些年挖洞备战时,偶然发现的众多溶洞之一,单就那绝无仅有的钟乳石奇观—“鹅管”,足以惊世骇俗,令人难以置信。这穿山,究竟还隐藏着多少无法猜透的稀世珍宝,自然遗产,恐是解不开的谜。......恋恋不舍地走了,又是三花酒窖淡淡的醇香悄然飘来。
2021.10.29 游后随记于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南天大酒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