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图个方便,选择下榻于禅城佳宁娜大酒店,果真位置极佳,出门跨过了马路不足二百米,后脚抬起,前脚已到。佛山祖庙,眼前宽旷的广场,几棵古榕浓荫覆盖,几座雕塑栩栩如生。在这寸土寸金的时尚都市,怎么大一片空阔,足见祖庙在佛山人心里的分量。那糅合了广府文化元素的古典牌坊式山门,一进三开,堂皇而气派。可想此境在岭南一带的声名远扬。
这一大片绿影掩映的庙宇殿堂群落,宛若时尚都市中的幽静古地,隔世胜境。这里精致的建筑,新旧交替,也是岭南文化一脉相承。自宋时始建,明代毁后重起,悠悠六百多年岁老苍黄。集聚了南粤古时建筑艺术精华,与广州城中的陈家祠,肇庆悦城的龙母庙,并称岭南古建艺术三大瑰宝。祖庙里精致的“三雕两塑”,或是随处有建筑精美细节,令人目不暇给,步步惊喜。犹如游走于艺术殿堂中,感叹这简直就是活韵生香一座“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到了闻名遐迩的“岭南圣域” —— 祖庙,并没有想象中那些弥漫的烟气,也没有旺盛的香火。方才知道,这里并非是印象中的丛林古刹,佛界名寺,也没有那些素净禅境,梵音僧语。它供奉的道家崇信的玄天北方大帝,明景帝降旨敕封佛山祖庙为“灵应祠”。祖庙就此成了明清朝代岭南唯一的官祀祠庙,在水网纵横的广袤珠江三角洲,享有极高的地位,盛誉“诸庙之首”乃称“祖庙”。无论是佛山本土人氏,亦或外地游者来客。许多人来到祖庙,多半不为上香祈福,而是寻根觅祖,访古探幽。让纷扰的心灵找一处净地,让那驿动的心有一份归属......这祖庙,在无数游子的心中,那是可以昄依的圣域,那是可以栖息的精神家园。
走进祖庙大门,这麒麟壁前的广场上,游人熙熙攘攘,树荫下许多扎堆的闲客避阳休憩。我初次到来,随意闲逛......。眼看那古榕浓荫下,庭园精巧,幽雅清静,便选择右侧偏安一隅的“文庙”先游一番。佛山文庙,并非那正统的规制布局,即没有棂星门,泮池。亦没有中轴线的庄重规整。绿荫掩映下,殿堂亭榭,假山浅池,小桥观鱼,俨然一处岭南园林小品......。
沿着靠右的旁道,在树荫夹道的小路上,慢慢地走进深处,就到了灵应祠的门前,那有几样南粤特有的瓦脊艺雕作品展示,只看一眼,令人瞠目结舌,无意中遇见这般精美的民间艺术,真实是莫大视觉享受,心灵感应。......崇正社学,灵应祠,忠义流芳祠三座殿堂的大门连成一排,俗称“祖庙三门”。这灵应祠大门上瓦脊雕塑,以神州百景,千载佳话浓缩在尺寸之间,精妙绝伦,堪称瑰宝。这里每一处屋檐上,处处都有此般杰作,令人审美疲劳。
进门后,就这锦香池,四周植有九里香树,池中安放着龟蛇石雕,那栏杆上浮雕古拙,散发出明代风韵。走过牌坊,便是蜚名远近的“万福台”,据说这是“粤剧的起源地”。看这金漆木雕,玉柱镂窗,飞檐翘角,气宇轩扬,绝非一般儿戏。有导游介绍,但凡戏班进佛山,首场均须在“万福台”盛演面试 ......。 台前回眸一望,隔着“圣域”牌坊,正对面就是灵应祠。
绕锦香池畔,过厢廊,即到北帝大庙前。那巍峨殿门楼前,三门洞开,正中悬着明景泰皇帝御笔“敕封灵应祠”巨匾。那屋檐下,瓦脊上的泥塑,木雕,宛然铺展着一卷卷历史长剧,讲述着过往烟云世间际会。拱门洞内,三尺进深,巨扇黑漆金镶的雕花大门旁开,堂皇壮丽,一种威严之势,直抵心底。......穿过门殿,即是仪门,这里有供许多本土神化塑像及精美陈设。中间有一清末神案,雕刻一则历史故事,非常精美,还来不及细看,就被人群挤开。再过一进殿门,便是香亭,穹顶亭檐高挂一爿横匾;“忠义鸿名重地”,此乃著名“国朝祀典”。想佛山此地,历来人杰辈出,近代武术宗师黄飞鸿,叶问均出于此,也属名至实归。
到了紫霄宫大殿,香火弥漫,透过香雾能看那雕花画栋的神龛里,鎏金的北帝端坐铜像,灵光闪闪。座像高九尺五寸,寄寓“九五之尊”。倾尽精心,极尽手法,佛山本地铸造的尊像,国内仅存的最大明代北帝青铜造像。这里肃穆庄严,金碧辉煌,这佛山人心中一处圣境。据说每当新年钟声敲响,四乡八方都涌向这里,枪头香,许新愿,足见对北帝崇拜至极.....。
绕过青砖曲巷,来到的是黄飞鸿纪念馆,驻足于宗师的生平事迹前,观赏罢南狮表演后......。穿过诗碑迴廊,出青石牌坊后,又是“叶问堂”。出了祖庙,我想也该留下一蓦心愿,能是什么呢?那就国泰民安,佛山万福!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