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一夜之间悄无声息的航行,天刚蒙蒙亮时,游船已至巫峡。两岸奇异峰峦,幽深险峻,那含情脉脉的神女峰,掩在薄如蝉纱般迷雾中的羞涩,触动着每一个过往游客的情思。......撩开弥漫的轻雾,那宛若仙山琼楼的山城,飘然地映入眼帘。船靠在大宁河汇入长江的河口,三峡蓄水后,这里俨然一片湖光山色。全然没有记忆中“远为全蜀咽喉,近作夔门锁钥”那般景遇。
从巫山县城的码头换乘小游船,启航后,稍有片刻即转入大宁河。峡口龙门两岸夹峙,如屏似门,悬拱飞虹。晨江水面静得像一片翠绿的碧玉,迷幻般雾岚轻绕着峭壁奇峰,恍惚仙女晓妆,几分梦呓,几许羞赧。站在船头看划开水花,迎面清凉江风拂来,带着几丝清甜,沁人心脾,格外清馨。轻舟如云飘过,仿佛要飘进那美丽魅惑的神秘境地,那般期待,虽说重游还是抑不住几多浅浅悸动......。
古谚有“大巫见小巫”精喻,若放大三峡和小三峡的对比,顷刻间就成了谬论。人们都说三峡壮美险秀,雄奇清峻。而小三峡秀丽清幽,奇美峻逸,自古就素称“峭壁画廊”的小三峡。深谷蜿蜒,如带飘然,据说有一百八十盘,当年黄庭间作诗感慨: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当置身这秀美幽静的峡谷中,静享那古朴和纯净,这寓意中,小三峡就强出大三峡好多。那古诗“棹到中流真自在,浑如天上坐春船”,诗情画意,如此令人心醉神往。
汽笛一声长鸣,小游轮划破水面的宁静,两侧翠绿欲滴,危岩渥丹如霞。眼望青青山谷,耳闻阵阵山歌。时有飞鸟掠江,偶尔鱼嬉浪花。久违了鸟语虫啾,远离着尘世喧嚣,聆听到这自然生态的美妙乐章。疲惫的心灵,洋溢着一袭快感,一番惬意,美得使人不得不醉了......。
船行龙门峡中,虽已没有早先两山如屏,千仞峭壁,似龙门当道的情势。但“小夔门”的雄姿依然,峡内峰峦高耸,绝壁嶙峋,林木苍翠,红叶漫坡。前眺江面,平湖山色,水流碧练。舟行峡江,时有危崖当塞疑无路,忽有峰回水转,云开别有天,宛然曲折迂回的水上画廊。船至豁然开朗间,偌大水面有浮屿水岸相间,粉墙青瓦相映,一片渔舟人家水乡风光。竟是小三峡第一险滩“银窝滩”,君不见,当年礁石凶险,急流激浪,风涛水声,如雷贯耳。
绕过银窝滩,进入了巴雾峡,这处以山崖千年悬棺而闻名,充满了扑朔迷离的神秘和玄异。以前那些嵌于百丈之险的巴人古棺,就像千古之谜点缀了这如削陡壁,指指点点,无声地讲述曾经的故事。长长的巴雾峡,奇峰叠嶂,丹崖映画,看这像孔雀开屏,想那如跃马凌云。任凭遐思,尽管想象,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精雕细琢,那一件都让人唏嘘不已,叹为观止。
船出峡后,又见一片水泽浩淼,空阔湖天......。先前东岸有绿树掩映,热闹熙攘的双龙镇场,早已淹没水下难觅踪影,是时,心间亦有些怅然。只有零星的农舍村居傍水而栖,层层梯田绕水而叠,岸上几声犬吠,几缕炊烟,恍惚到了远离尘嚣的一处世外田园.....。
转弯一拐,便驶进了小三峡最美的滴翠峡,两眼尽是奇秀群峰,青葱滴翠。两岸竟然丹壁横空,奇幻妙生。那涓涓山泉有时似丝丝银线垂挂,有时如小小玉珠溅落,忽而云垂霞帔,忽而烟雨披虹。若攀藤跳蔓的猕猴,上蹿下跳一叫,那真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一幅峡江诗画。忽见有悬空栈道盘桓在百丈绝壁之间,蜿蜒通向山间岩隙的古寨,那苍桑岁老的罗家寨,斑驳着小三峡的久远记忆,那剥落的古栈遗迹,告诉当今怎样是巴人先民曾经艰难的步履。......船停在小小三峡口,等那些深入幽境的游人返回。悄然间,天开清朗,掉头的船迎着照进峡谷的阳光返航,依旧两眼峻岭奇峰,翠林绿影,美景佳镜接连回放。
那洒金般的光线,把崖上的红叶染成一片片灿若云霞。仅仅一年,这熟悉的三峡一抹嫣红又不经意邂逅。不知是巧合,亦或更像是心有缘会,去年那三峡红叶的热情尚未消逝,今时重彩更把心境点亮。巴雾峡这一段红叶景观最美,漫山鲜红鲜红的“江山红叶”独树一帜,堪称小三峡一绝。仰首时,仿佛有天仙把红袖拂水,远眺间,犹如是画匠把彩霞染山。来哟,巫山小三峡的初冬很美。大致说个“一二三四”歌曲;“一江壁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足够你迷醉了吧?
2017.11.26 重游后写于途中 长江游轮黄金七号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