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斗坪 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2018-04-06 13:51:02)
标签:

游记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离开了灯影峡,江轮沿着峡江继续下一程,向三斗坪航行。紧接着就进入黄牛峡,又见两岸夹峙的千峰万嶂,逶迤而过。那绵延的峰峦,耸立在云端之中,好像高峻的城墙,守护着峡江两岸。那宽阔的大江,被这险峻形胜,构画成立体的山水画廊。仰望云天一线,感叹这“山高不见飞鸟过,举头晴天伸手及”情景,方知一谚“朝始黄牛,暮宿黄牛”有天险。黄牛峡,这般壮美险峻。三斗坪,那样静好悠远......。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雄奇壮美的江峡内有黄牛岩,因山而得名。黄牛岩面对险滩急流,怀襟雄峰奇岭,流不尽黄牛开山的雄健,诉不完大禹治水的奇功。至今壁上留影,又能激起多少怀古的激情,又是触动多少幽思的惆怅。

 这黄牛峡,流传过千载峡江的文化光芒,不得不说道那一段神奇动人的传说。上古时期,不知从何飞来十二条凶恶的孽龙,化作座座高山,堵住了滚滚长江东流。为解民众于水深苦海之中,治水英雄夏禹日夜劳碌累作,搏浪凿石。他的赤诚真挚,感动了神女,瞬即差来一头勇猛的黄牛,直奔西陵峡而来。刹那间,那锐利的犄角撞开重重的山岩,山崩地裂,山破江开,滔滔江水一泻千里。那黄牛纵身一变,成了壁上巨岩顶天立地。这口口相传了几千年的美好愿望,终于变成了今天辉煌的现实,高峡平湖,川峡安澜,举世无双的峡江小镇崛起了楚天一景。

 迎着氤氲的江雾,船缓缓地靠上三斗坪码头。那气派不小的黄陵庙面对江水,有一股神气逼人。三斗坪,这峡江看似静僻的小镇,其实是很有分量的文化重镇,只因我们知晓的太少。当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从三斗坪那里开始时,才有这粗浅的遥想。莫说这镇子很小,那清一色的古韵遗风,自古至今都闪烁着闻名于世的辉煌。只是探访的脚步,来得太慢了,似乎相见恨晚.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没有随团去大坝游览,独自在江畔小镇闲逛,走在那有些沉苔的石板上,仿佛品味出那千年古韵,触摸到那黄牛文化悠久遗存。看那老街背后映衬的青山翠峰,这西陵奇险清峻的“三把刀”,知道了这里素称“三峡画廊”的名声。这里背靠大三峡出彩的风景,绝非因为沾光。看看古老峡江重现“渔舟唱晚”的诗画意境,知晓这埠是如何而得来“三峡坝首第一镇”美称。

 漫漫而闲步,你能读懂这里的诗意画韵,那绵延如带的黑溪沟,那美如水彩的暮阳溪,都是极具韵味的一行行诗札。抬眸望见,黄牛岩那千仞绝壁,宛若巨型屏风,画一幅妙趣天成牵牛图,人黑牛黄,千百年风雨渲染依然神形兼备。原来三斗坪上,风景绝胜,古往已令多少文人骚客不吝笔墨,尽留了佳话千寻。当今又有多少名仕大家歇脚驻足,指点江山起宏图。

 走过三斗坪短短的一条街,说起的话题却是那样悠长,那小小的杨家老屋,亦盛得下百般的历史沧桑。别说这里是峡江的深腹僻地,曾经屹立于民族抵御外侵的最前线。那旧巷角落依稀看出昔日抗战硝烟的熏染斑痕,那“东方斯大林格勒”的享誉至今仍有传闻。战时三斗坪老街,成了战略转运中心,繁华一时,拱卫了后方。历史并没有尘封过,只是我们不该这么早就淡忘了......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那过眼云烟,没有消失掉悠久文化的光芒。当你站在万里长江唯一的黄陵庙前,这片红墙碧瓦,飞檐栋宇的古建群落,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显得古老苍郁。最初为祭祀山神的黄牛灵应庙,修建后已经历了千年时光变幻。后来,人们感念大禹治水的功绩,重修了禹王殿,从此也改称黄牛为黄陵庙。据说,当年诸葛亮入蜀,亲为重修黄牛庙撰写碑文:巧见江左大山重复,石壁间有神象隐现焉,鬓发须眉,前竖一牛,宛然采画者。......此后,黄陵庙成了历代历朝那些文人官宦们喜游乐玩之处,那连篇佳话犹如静静长江东去,悠然流长.....

  绚丽的晚霞把平静的江面染成嫣红,那穿梭来往的航船,老街上闲适的游人,古韵遗风的建筑沐浴在余晖之中,浸透了一番古代文人画的意味。历史走到了今天,三斗坪如今有了新的名称。“黛狮”,当地流传这诗意蕴含的故事,引用以此,不知是寄情何物,寓意何情。

 望眼前的古镇新貌,妆点一新,满江流霞映出美好身姿,平湖飞彩照亮俏丽容颜。这“黛狮”正挖掘和利用三峡古老文化,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都焕发出魅力。也许就这时,你能看出三斗坪人内心的那一份自信,那一番追求......

                           2017.11.25  游后写于途中   长江游轮黄金七号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三斗坪 <wbr>暮云流霞平湖飞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