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果”和“开悟”
(2024-01-04 06:57:47)*1.昨天和老康谈因果时我说,“因果”不是普遍存在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果”只有效于人们处理那些线性问题时。举例种瓜得瓜,线性(平面)推论种瓜可以得瓜,但是如果增加一个及以上的维度,种瓜不一定得瓜,得瓜也不一定因种瓜。
处理大量的命题“因果”是无效的,如掷色子好像可以理解为“因果”其实根本无法实现“因果”,还有那个“蝴蝶效应”即是确实存在过也完全是个偶然,是无法验证无法重复的。
世界、人生很复杂更是无法进行线性的“因果”。
我和维特根斯坦一个结论:“因果”是人类最大的迷信。
迷信“因果”思想将无法向更深处推进,因果论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我觉得释迦牟尼就是因思想停止于“因果”走不动的。还有他从婆罗门教印度教承袭来的“轮回”,哪有什么“轮回”啊?人的思想走不动了就会停止于“因果”堕落为“轮回”。其实压根没什么“因果”没什么“轮回”,一切都是新生新长的。
从认识的普遍性上衡量,你们的“因果”不如我的“偶然”更准确。
和你说吧老康,那所谓的啥律啥律不过都是些人为的“经验”,小心“经验”,越“经验”趣越少,趣越少人生意义越小。
2.谈完了“因果”又和老康谈了几句“开悟”,我说:“开悟”就是使庄旭清成为“我”。
“开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生命的全过程——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庄旭清,使之一天比一天更接近“我”。
不寂寞,想干事就有事干,不孤独,想说话就有话说。
一句话不断见新向趣而动就是“开悟”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