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定“公交”喝彩
文/紫荆之挚
如将保定市内的“公交”喻为稳重、优雅、可敬的女人,认为不为过。
在细数这个城市无数点缀时,“公交”这个维护城市交通的窗口行业,为这座城市打造出别有韵味、质感强烈的城市文化看点。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解放军某医院实习,与市内的公交有了近一年的亲密接触,清洁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车厢地面、座位,统一培训上岗的司乘人员,每天早六点到晚十点在属于他们的工作时间内一丝不苟的工作着,这一辆辆有着庞大身躯的“公交”便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开始了它们一天来不停地穿梭。
在心里,强烈地要道一道这些、给这个城市带来美好的司乘人员的心由来以久,进站,出站,车行驶中,停车前,停车后,你都会听到她们悦耳的、标准普通话叮咛,“车出站,请您扶好坐好,本车8路,前方到站保定商场,有到保定商场、新华书店、古莲池、直隶总督属、大慈阁的同志做好下车准备,请后门下车”,这些礼貌性的报站,车起动和停车时的稳,真正会让每一个从外来赶来的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根本不再想自己是异乡客,是要问路的。
最让人感动、值得一提的是座位的管理,似乎真正有了不可更改的潜规则,绝大多数人均会自主让位给身边的老弱病残,即便是有佯装不见、看着窗外的年轻人,也会在乘务员甜美的、半命令半请求的声音里、众目睽睽之下迅捷地站起身,紧跟着这个场面会在得到照顾的乘客、乘务员正点的道谢后回送的微笑中结束。这正是这个城市的最亮最引人的一面。
车内挤到无法再上来人的时候,会看到乘务员将话筒对车外,告诉站牌前的他们或者她们,稍等,十分钟后会有下一辆,而不会急速地、无声地驶过。
若干年后,也曾到过国内不同的大中城市,也许因人口密集,也许因没有故土的泥香,始终再没有同感到过保定“公交”的味道和自然上下车时在心底犹存的那份怡然自得的平静。
记忆中对公交重新有过认识,看到过老年人没有座位而打颤的腿。看到过孕妇用力抓扶手的身形,看到乘客的腿脚或者衣服被车门挤压,紧跟着会听到一阵阵的谩骂声、被踩了的吵闹声,与整个城市白日里温情脉脉的浪漫、高屋建瓴的文明做了最鲜明的对照,挤上来的、没有挤上来的、抱屈的、庆幸的全在汽笛的鸣叫声里、在上下车的潮声里,消散了。继而代之的又是下一轮的喧嚣。由此也曾对那个城市充斥了一丝的恐惧和不理解。也更加想念保定的“公交”。
而今,保定的“公交”没有以往人工售票时司乘人员的数量,然而,自动投币的简单化并没有简单掉它对于公众来说最亲密无间的那一份诚挚的理念,甜美的音质还在,稳稳进出站的司机的心还在,一张张的笑脸还在。
坐一次保定的公交车,你会记住保定。
保定这座城市,无处不在彰显它独特的魅力,一个文明古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公交”在此时更责无旁贷、笔墨浓重的续写着关乎于这个城市的赞歌。
2009.10.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