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一直在想:犇犇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玩儿呢?三四岁的时候,每天晚上,犇犇都要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当他的学生,一会儿做这个动作,一会儿做那个游戏。那段日子很煎熬。后来虽然好多了,但在家的时候,犇犇也是“妈妈,妈妈”地叫着,要不就是不停地问“什么时候能陪我呀”。
自从奶奶搬回去以后,周末时妈妈没有那个精力和犇犇一样早起,于是就跟犇犇说,要是想早起来玩儿,就自己去客厅。然后把吃的给他准备好,告诉他不可以玩儿哪些危险的东西。起初,犇犇总是隔一会儿就来问妈妈什么时候起床,妈妈又说如果休息不好白天就不能出去玩儿了,于是犇犇就克制着自己不打扰妈妈,直到八点半左右才来叫妈妈。
就是这样,能有一年多了吧,犇犇早上无论几点起来,都是自己穿上衣服去客厅玩儿去了,也会按照妈妈的要求不去动什么。开始,妈妈也觉得犇犇自己玩儿两个小时会很寂寞。渐渐发现,犇犇也锻炼出来了,他会找很多项目:做拼音或数学题,打格涂颜色,剪纸做手工,吃东西看电视,骑扭扭车到处遛,甚至还会打开电子琴的伴奏唱卡拉OK……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啊。所以妈妈也可以放心地睡个回笼觉了。每一次起来看到客厅里犇犇自娱自乐的情景都很感动,每一次犇犇都马上惊喜地说:“妈妈,你咋起来这么快呢!”
很多时候,也很想和犇犇一起玩儿玩儿。有时琐事太多,有时又缺少耐心。反而,犇犇自己玩儿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而且乐趣也越来越多。这个结果,不管怎么说吧,也算是好事。有些方面,妈妈懒一点儿,孩子反而强一些。
自己打扮的摩托装——头盔貌似戴反了,没领背心花领结。



某天妈妈起来,看见犇犇捧着垃圾桶在吃推推乐。刚要问,忽然想起之前犇犇吃这个总要掉一地蛋糕屑,挨过妈妈的几次暴吼。这次长记性了。


无意中从平板上听到《江南style》,赶忙跑到屋关上门一顿蹦。好半天才让妈妈进来观看呢。

某天犇犇无意发现了那种宽的白色胶带,非要占为己有。过了一会儿,就出现了这些简易纸筒,结果是为了收纳起他的那些零散小东西。

看起来很可爱,想起来很欣慰。也觉得该向孩子学习——没有人陪伴的时候,随遇而安,娱乐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