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周末,传说降温前的好天。虽有雾霾,但是不重。即便有风,却也温暖。毫不犹豫地户外活动。
星期六,早早地和多多约好,丹丹也加入。不必走太远,就去久违的吉大校园吧。
躺在大石台上晒太阳。

围着石碑乱跑,假装小丑到台上演节目。

间歇休息吃水果和零食。平时在家不吃的水果,在一起就觉得好吃了。

看了一会儿运动会,然后主动跑到角落大扫落叶。一捧一捧,把台阶的树叶都捡到看台下面。

有时也作天女散花状。

犇犇高兴时会非常配合妈妈拍个照。

一个小妹妹也加入进来。犇犇高兴地说:“这个小女孩儿也帮我们呢!”看来犇犇不排斥这个小妹妹。

晚上去奶奶家,没什么玩儿的,翻箱倒柜。

本来周五放学时煊煊妈就约犇犇和多多去新开的省图。为了防止犇犇起早,妈妈一直没说这件事。犇犇居然也很深沉,直到周六晚上才说:“妈妈,煊煊不是约我们去图书馆吗?”原来人家早就心里有数。于是,周日早上五点半就开始骨碌,不到六点就起床了。
其实妈妈本不想去图书馆的,就知道他们这个年纪的男孩儿不可能安心看书,而且那里的人还很多。不过孩子们都惦记,那就去看看吧。果然,才九点半,停车就是个问题了。不过我们算是较早的了。
开始,三个孩子很开心,一会儿拿一本,一会儿送一本,把书当成玩具,乐此不疲。本来不好笑的地方也乐得嘎嘎的。




但是过了一会儿,便觉得没劲了。里面不可以大声说话不可以跑跳,他们又不可能真正地看懂书。最抓狂的是,人不断地多了起来,椅子却不够坐。孩子总要来回换书,大人还得负责看着椅子。气氛真紧张。
煊煊开始发呆,犇犇一个劲儿地问几点。好吧,快走吧。出来后,感觉一阵轻松。想着阅览室里市场一样的人群,好多还听不懂话的孩子和带着各种情绪的家长……这样的地方真的很没劲。
去吃面,把车停在师大。饭后,正好让他们在小树林里跑着玩儿玩儿。
捡树叶。淡淡的阳光透过树照在地上。


犇犇还很有创意地把树叶撕成小猫、小鸟什么的让妈妈看。

虽然一点儿也看不出来,但难得犇犇有这个耐心。

玩儿金鸡独立往下跳。

和多多各种友好。



玩儿热了,脱衣摘帽。

继续秀哥们儿情。然后又玩儿起了原始人生活的游戏。
他们把树叶串在树枝上,放在大树杈上假装烤火。犇犇又拿着大树棍儿,据说是出去打猎。
没想到,他们还有这些知识背景。



爬小树。

犇犇又觉得自己很勇敢既而很自豪了。

多多一直不敢爬,犇犇就反复给他做示范。但多多依然不敢。
这些孩子都不愣,总是知道自己能做哪个不能做哪个,不能做的也不逞能。



但是每一次“能”的突破,都让他们觉得自己无比“厉害”。

就像周末那天去吃肯德基,犇犇要冰淇淋。妈妈给了他二十块钱,让他自己去买。在犇犇一次次地拒绝自己买东西后,妈妈也没有抱什么希望。但这一次,犇犇居然带着多多一起买了多多想要的巧克力圣代,还有自己想要的豆豆冰淇淋。听售货员问:“豆豆冰淇淋是哪个啊?”犇犇说:“就是那个花的。”于是人家就知道了。妈妈表扬犇犇有进步,说前几天在广州还说什么都不敢去买想要的杯子呢。犇犇自我解嘲地说:“那是因为他们说话太快,我怕听不懂。”
回来的路上犇犇一直喊着热,直到脱得剩了一件线衣。结果回家一看,原来早上犇犇自己穿外裤时没有脱睡裤,都穿在里面了。
这个周末玩儿得很开心,犇犇的午睡也很好,晚上照样打呼噜。微信里不少人都在晒新开的省图,其实不过是抓拍了几个孩子看书的图片,这么大的孩子在那个拥挤的地方真正看上几分钟书的人又有几个。反正谁去谁知道啊。
妈妈觉得,有机会还是首选去外面玩儿,多和小朋友在一起。自然、运动、友情、真实,这是我们玩耍的关键词。
再看两个犇犇前几天的视频吧。
一个大石头旁边的一块瓷砖松动了,于是就有了自制架子鼓,手敲脚踏,节奏分明,创意十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