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去年犇犇第一次治牙后,每晚由妈妈先给刷牙,然后犇犇再自己象征地比划两下。进步还是有的,首先每晚刷牙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但妈妈不在家就没人给刷了),而其他的牙一直没有再坏。直到前些天,妈妈发现又有两颗牙开始有蛀斑,然后,以很快的速度开始变成小洞。另外,还有一侧的牙犇犇总用手去摸,说一碰会疼。原来牙龈处有蛀缝。
于是妈妈又开始预约看牙。说起的时候犇犇竟然很兴奋,因为他还记得去年看牙后,医生阿姨给了他一小包糖,整整一小包,十来块,犇犇从没见过这么多糖——虽然他只了吃一块然后就忘了。另外,心思逐渐增多的犇犇也知道,如果是平时去看牙,还可以不上幼儿园哦。
去看牙之前,妈妈没提醒犇犇。可那天早上,犇犇还是起得挺早,自己吃面包喝酸奶做准备。一路上,犇犇的心情甚至是欢快的,像去游园一样。

正好赶上九点准时到。也许因为事先妈妈没有再向犇犇普及治牙的过程,也许刚到医院就进了诊室还没有反过劲儿,犇犇先是不肯坐椅子,又不肯戴眼镜,然后不肯张嘴,又要妈妈拉手又要坐妈妈身上……尽管医生和护士阿姨讲道理、送贴纸、用胖叔叔吓唬,犇犇还是哭。妈妈拿出糖,并承诺看完牙就可以休息一天不去幼儿园了,犇犇还是不为所动。大喊着:“你要干什么?”“我不看牙!”“别给我喷水!”惊天动地,引来了其他诊室的医生。妈妈只好用激将法说:“不看就走吧,别耽误阿姨的工作,马上回幼儿园去!”犇犇也不接招。犹豫片刻居然下了椅子跟妈妈走了。
真是没有办法。妈妈知道,今年不比去年,连哄带吓可以把牙治了。其实犇犇的牙现在还好治,不用钻,医生只是用小钩子刮一刮再堵一点儿石膏就好了。可是犇犇不肯张嘴更不允许器械进去,能怎么办呢!

回来的路上妈妈很沮丧,和犇犇大发雷霆。犇犇也因为又将去幼儿园而大闹不已。不过最后还是以一个汉堡一袋薯条摆平,顺利送到幼儿园。晚上,静静发棒棒糖了,那是犇犇最向往的时刻。但妈妈这次制止了犇犇:“牙没有治好,以后不能吃糖了!”犇犇居然很平静地接受了,要是以往肯定会大闹。后来,妈妈又好几次和犇犇说:“不治牙的话肯定是不能再吃糖了,小朋友给也不能要,而且其他甜食也都不能吃,零食也不能再买了。”犇犇平静地说:“知道了!那海苔能不能吃?”妈妈十分无奈。
妈妈也讲了周围小朋友谁谁谁治牙的经历,犇犇也都是听个热闹。如果不及时治牙,犇犇的那三颗牙会恶化很快,更有可能会影响旁边的牙。肯定还是得治啊!这两天犇犇又说前面那些小坏牙一碰会疼。可是那些小牙已经没有治疗的意义了。妈妈只是装作平静地说:“如果不治会越来越疼,最后都吃不了东西。等那时你想治,大夫阿姨也没有办法了。”犇犇若有所思。
哎,怎么办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