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在这一年里,无论是妈妈,还是周围的人,都觉得犇犇的进步巨大。想一想,确实如此。幼儿园生活使犇犇有了很大的改变。中班这一年,犇犇学会了很多事情。主要说说幼儿园里犇犇的日常收获吧。
1,大声打招呼
小班的时候,犇犇是不打招呼的,无论是对老师、小朋友还是熟人。妈妈觉得,打招呼也是一种习惯,不能单纯地认为是否有礼貌。因为孩子不爱打招呼可能是胆怯,可能是心情不好,也可能是不喜欢眼前的这个人。对于犇犇来说,这些原因都有,而光靠教育或者批评是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认可的。于是妈妈干脆不再说这事,而每天早上进教室,不管犇犇如何,妈妈大声和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大声和犇犇打招呼。
后来,又有了“礼仪宝宝”活动,不但要大声和小朋友打招呼,还要和家长打招呼。渐渐地,打招呼就成了习惯。现在,犇犇不但进门和崔爷爷以及保安大爷问好,也主动和老师问好、说再见。当然,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小情绪有所忸怩,但打招呼已经成为他的习惯,而且是从心里认可并愿意去做的事情。
2,自己吃饭
犇犇上中班后,在家里就没有喂过饭,也不怎么劝他吃这吃那。当然,这也让犇犇在幼儿园吃得很快并且自主去吃。只是在幼儿园是要相当遵守规矩的,自己的饭都要吃干净,不能撒一地,而且添饭还会得到奖励。虽然犇犇吃饭不多,但还是比较自主和迅速的。

3,自己洗手、上厕所、擦屁股
在幼儿园,洗手从小班就是严格遵守的。自己开水龙头、搓香皂、冲洗、擦干。但是在家里,却要反复催促。不过这一年,犇犇也养成了习惯,回家后一般会主动洗手,还经常监督别人,有时还会表演手心、手背、十指交叉搓洗法。高兴时会自己踩着小凳子去开水龙头,心情一般就叫妈妈帮忙。不过看到自己快要能够着水龙头了,犇犇也很欣慰。
至于上厕所,现在妈妈一点儿也不担心。在幼儿园,犇犇能够接受蹲便,也很自如。中班上学期,老师就有意让小朋友自己擦屁股。到这学期,在幼儿园里拉便便,犇犇已经能自己擦屁股了。当然,上厕所后把上衣掖到裤子里就更不在话下了。
4,自己穿脱衣服、鞋
中班后,老师已经训练小朋友每天自己换鞋,午睡前后自己换衣服。每天早晚,犇犇都自己取鞋、换上,再把换下的鞋放回原处,妈妈在一旁不帮忙。据说大班时,家长送到班级门口就不能跟进来了,小朋友必须自己换。
犇犇自己说,午睡时穿内裤的小朋友可以把外裤脱掉。犇犇每天不但脱外裤,还脱袜子。当然,在睡醒后也要比别人多一道程序,但他乐此不疲。开始时,犇犇总是把袜子穿得底朝天,经妈妈告诉,改了过来。犇犇对裤子的反正学习也很用心,遇到新裤子会认真听妈妈告诉正反面区分方法。反正裤子和鞋从来没有穿反过。当然,也会系扣子、拉拉锁。

5,帮老师做值日
犇犇喜欢干活儿,喜欢被重视。妈妈也向老师反映了这个问题,于是老师经常让犇犇帮忙发碗勺、搬凳子、收拾东西、拉床铺等。犇犇都很高兴。在美术班,妈妈接犇犇后也不着急走,总是让犇犇帮助老师收拾画具、把桌椅归位等。犇犇因此得到杨老师的小奖励,也格外开心。
在家里犇犇也常常愿意干些活儿。虽然最后会弄得一团糟,收拾起来更麻烦,但妈妈总是不忍心打消犇犇的积极性。
6,和小朋友相处
小班时,犇犇不和任何小朋友玩儿,当然也没有朋友。中班,犇犇有了几个比较好的朋友和固定的玩伴儿。起初,只是一起玩儿,玩儿得没有规则、不知所措。直到下学期,玩儿的机会增多,当然矛盾也增多。起初,几乎是三分钟一次哭闹,五分钟一次打架,八分钟一次告状,此起彼伏。后来,妈妈说服各位家长都不要过多参与,孩子们不得不自己解决问题,于是告状和打架也就相应减少很多。而且,即使和陌生的小朋友,也比较容易玩儿到一块儿。


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比较显而易见的进步。当然,还有许多令人高兴的细节。尽管孩子依然是让人头疼的,但总体来说是进步的,让人欣慰的。
妈妈觉得,犇犇的好习惯还是依赖幼儿园而养成的。老师的教育、小朋友的同步都特别重要,这些习惯和观念如果仅仅依靠家庭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模糊得多。所以,很特别感谢老师的培养。
当然,中班一年,犇犇在学习上也有了很多收获。但是,无论他会说了多少歌谣故事、认识了多少汉字英文、创作了多少美术手工、懂得了多少科学知识,都不如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性格和习惯更重要。
一年来,犇犇上幼儿园出席得很好,两个学期因病休息不到十天。所以,犇犇在幼儿园的收获是巨大的。
时间真快。又是一批孩子紧张兴奋地迎接入园,又是一批孩子载歌载舞地准备毕业。为犇犇入园而焦虑的日子似乎就在昨天,转眼间犇犇的幼儿园生活已经整整两年。暑假后,犇犇就正式成了“大班哥哥”。不知道一年后的犇犇又会是什么样子。成长总是充满未知和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