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犇犇是小区里有名的内向宝宝。入园之前,早教班其他家长见到犇犇各种状态,语重心长地说:“这孩子以后上幼儿园可得费点儿劲!”刚入园的时候,犇犇是全班最脆弱的孩子,进来个陌生人都要大哭。整整两个月,天天拽着侯老师寸步不离;整整一学期,不肯和小朋友有任何接触,上课时要把椅子拉出一段距离;整整大半年,睡觉都要侯老师拍……
现在,犇犇却成了班里很皮实的孩子。升中班第一天,就跟老师和小朋友熟悉起来。很快,就知道了全班小朋友的大名、小名,有了新朋友。和其他公共课的任课老师都很熟悉,和保安大爷、看门爷爷热情招呼,和小朋友爸爸妈妈聊天。开放日结束家长离开时,犇犇是全班唯一不哭不闹最淡定的……
大家都说犇犇的变化巨大,至少,在上幼儿园这件事上。周围同龄的小朋友还在哭闹着不去幼儿园,还常常上两天就生病上火……而三岁半的犇犇,已经顺利地成为中班的小朋友。现在看来,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最基本的就是坚持。
一年多来,从小班到中班——
犇犇从来没有无故缺席。除了少数几次发烧或打针,从来没有别的原因缺席过。即便是星期四病完全好了,星期五也照常去上学。
犇犇从来没有无故迟到或早退过。每天到起床的时间,即使犇犇还没有醒,也一样叫醒按时去幼儿园。有时也会在家吃些东西,但每天一定会赶上幼儿园的早餐,最多迟到也不会超过五分钟。有两次早晨打预防针和体检,之后吃了饭就去幼儿园。还有一次下午两点多,老师打电话说犇犇有一点儿低烧让接回去,才是唯一的早退。
寒暑假是可以自行放假一个月的,但即使班里只剩三、四个小朋友,也一定有犇犇一个,每天依然不迟到不早退,三餐都在幼儿园吃。
班里上午有活动,活动之后妈妈就走,照例晚上再来接。即便别的小朋友哭着喊着让妈妈带走,已经讲明道理的犇犇也泰然自若。

经过一段时间的硬性坚持,犇犇已经觉得上幼儿园就是一种必然规律,和大人上班、学生上学一样,是不可以无故缺席的。当然,开始的时候犇犇也常以各种理由说不去,但妈妈对付这件事就是软硬兼施,一边给些小奖励让他有个好心情,一边严肃告知不去幼儿园就是自己在家。所以,自从中班以后,犇犇不再提不上幼儿园这件事了。尽管有时出门前还是很磨蹭,但最终也都是高高兴兴地去。
如果给孩子选择了幼儿园这种生活方式,如果想让他适应、生活得更好,坚持就是硬道理。尽管在开始看来似乎有些残酷,但那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也是对今后最好的准备。坚持可以使这个过程从困难到简单,从被动到喜欢。
坚持的同时,要相信园方、相信老师。尽管现在社会上常有关于幼儿园阴暗面之类的报道,但那毕竟是少数,不能因为这些就整日杞人忧天。多告诉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细节、多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和日常生活、多与老师沟通才是必要的。
与老师沟通,不一定总是询问孩子的情况,也可以和老师随意讲讲孩子其他的事情,这样老师会对孩子有着全面的了解,也会和家长熟悉起来。另外,对老师要有所宽容。比如犇犇说在幼儿园拉粑粑后,月月老师先让他自己擦屁股,然后再给他擦的。其实,无论老师的初衷和这件事的细节到底是怎样,老师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还有单老师平时对小朋友总是比较严肃,对行为习惯不好的犇犇更是常常纠正和批评,其实这些并非是小题大做,细想老师是为了孩子好。
家长应该给孩子以正面的信息和能量。和孩子说起幼儿园的生活要讲究策略,多引导他关注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中有趣的、温暖的事情。支持孩子参与班级的活动,从中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必须但不是无奈,是快乐而不是压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