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犇犇学会“打架”而欣喜

(2012-03-06 08:44:10)
标签:

欺负

胆小

内向

抢东西

打架

分类: ❀-成长花絮-幼儿-❀

 为犇犇学会“打架”而欣喜

(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点了一个小红点儿。犇犇回到家还照镜子看,怕小红点儿没了。

并且回忆着说:老师点完后和小朋友说,大家都互相看看。)

 

    记得《小熊宝宝绘本》有个《谁哭了》——哇哇……呜呜……谁哭了?哇……呜……小猫和小猪都哭了。你们怎么了?我们打架了,不过,现在和好了,不再哭了。我们都不是小宝宝了。真了不起,小猫和小猪!

    画面上,小猫和小猪抛开刚刚抢过的玩具,滴着大滴的眼泪在握手。多么温暖可爱的故事! 

    上幼儿园之前,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欺负其他小朋友,有的家长就得担心孩子被小朋友欺负。当然,犇犇属于第二种孩子。不过,不管是欺负还是被欺负,妈妈倒是希望犇犇和小朋友之间能够有这种小碰撞。

    幼儿园第一学期,犇犇总是坐在最边上,对集体游戏很抗拒。老师总是说,犇犇好像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和小朋友玩儿。犇犇虽然也会说喜欢谁不喜欢谁,但他的喜欢也仅限于自己一厢情愿的默默观察而已。妈妈很担心犇犇没有好朋友,担心他在幼儿园不开心。可是犇犇最近的事却让妈妈有些放心了。

 

    事件一:

    刚开学,老师就说:犇犇今天把恰恰掐得哭了。但老师也解释说,犇犇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可能是喜欢小朋友又不知道怎么表达。回家后妈妈问犇犇怎么掐恰恰呢。犇犇说:“也没掐啊,刚开学怎么能掐呢!”犇犇说得趾高气昂,完全没有委屈的样子。但妈妈也没当回事,觉得犇犇肯定不敢去掐小朋友,可能是无意地碰到了恰恰,何况犇犇也不会掐人。

    过两天老师又说:犇犇今天掐恰恰和糖豆了。回家后妈妈又问犇犇,犇犇不得不承认说:“是啊,掐了啊!我就不喜欢她们!”妈妈问犇犇怎么掐的,犇犇就使劲捏了妈妈胳膊一下。犇犇果然会掐人!妈妈对犇犇进行了教育:不喜欢也不能去掐小朋友啊,如果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可以握手、拥抱,然后一起玩儿,绝对不可以动手,否则遇到大块头的小朋友,人家也会把你打哭的。软硬兼施,犇犇表示接受。

    第二天,在妈妈和老师的鼓励下,犇犇当场向恰恰到了歉,大声地说“恰恰,对不起!我以后不掐你了,咱们还是好朋友!”当天晚上,妈妈问犇犇今天有没有交新朋友,犇犇说:“有啊,糖豆!”又过了两天,早上去送犇犇,只听有小朋友大喊:“犇犇,我在这儿呢!犇犇,我在这儿呢!”仔细一看,原来是恰恰。犇犇虽然装酷,也露出一丝笑意。哎,小朋友之间的“悲欢离合”!

    最近放学时犇犇总说得到韩老师的表扬了。妈妈问为什么表扬。犇犇说:“表扬我今天没掐小朋友!”然后又很有觉悟地补充道:“不喜欢的小朋友也不能掐啊!”

  为犇犇学会“打架”而欣喜

   

    事件二:

    周六带犇犇去爸爸同事家玩儿。他家有个六岁的男孩儿,妈妈很担心犇犇又心存害怕,因为犇犇从没和大男孩儿一起玩儿过。可是很出乎意料,不一会儿,犇犇和小哥哥便互相感觉很友好。虽然还没有打成一片,但也时不时形影相随地一起干点儿什么,偶尔还有很认真地对话。妈妈很惊讶也很放心,便不再关注他们怎么玩儿了。

    吃完午饭,就在大家都没有注意的时候,突然响起哇哇大哭的声音。一看,两个孩子拽着一个小车谁也不肯放开。两个妈妈过去劝架,原来他们都要小车里面那些石头、纽扣之类的小东西,据说是在抢“宝石”。无论怎么劝,俩人都紧紧拽着小车。奇怪的是,犇犇不知怎么那么勇敢而有劲儿,而温和的小哥哥竟也真的没有抢过犇犇。作为主人,小哥哥被妈妈带到里屋进行劝说,犇犇哭着哭着也觉得没意思。后来阿姨说:“这些都是破玩意儿,你们抢它干啥呀,这么多好玩儿的!”犇犇也趁机下台阶说:“都是破玩儿意,不要了!”于是又接受了新玩具。

    哭过之后,问犇犇还喜不喜欢小哥哥了,还来不来小哥哥家了。犇犇回答:“喜欢!还来!”不一会儿,俩人又开始从屋里往外搬东西了,呼哧呼哧,哎呀哎呀,一唱一和,默契和谐。那天玩儿得异常高兴,以致犇犇破天荒地没有午睡。后来,犇犇带着点儿喜悦和姥姥说这件事:“我和小哥哥抢玩具,我们都哭了。后来阿姨说:‘那都是破玩意儿,不要!’我们就和好了。”说的时候,犇犇似乎自己也觉得有了很大的飞跃。

 

    犇犇在幼儿园掐小朋友以及和小哥哥抢东西,都让妈妈感到很欣喜。至少,这都是一个孩子成长中应该经历的事,也是小朋友交往过程中正常的事。这说明,犇犇已经有意识和小朋友一起玩儿并且也逐渐能够和小朋友一起玩儿了。对于犇犇这样胆小内向的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至于方式,可以教育,可以改变。何况孩子也会慢慢学会自己解决他们之间的事。也正是在这样碰撞与原谅的交替中,孩子才能学会与人相处。

    真的非常喜欢《谁哭了》这个故事——我们打架了,不过,现在和好了,不再哭了。我们都不是小宝宝了。

    多么挚朴动人的童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