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个来月时,犇犇可以自己拿着摇铃摇了,真惊喜!从此,他的小手越来越灵活了。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发现犇犇拿东西常常用左手,大家便笑着猜测犇犇会不会是个小“左撇子”。后来,犇犇又突然喜欢了撕纸。其实撕纸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几天下来,犇犇的小手突飞猛进地更灵活了。随着犇犇用手越来越多,大家渐渐发现,犇犇用左手的时候果然很多。
给犇犇东西,他常常用左手去接;拿起东西,经常伸出左手;抓球扔球,都是左手;拿勺子,是左手;摆手说再见,是左手;前段日子,妈妈给犇犇买个小画板,犇犇一把就用左手抓起笔在上面乱画。
老人们都很在乎“左撇子”,看到犇犇用左手拿笔纷纷惊呼,不断纠正犇犇换成右手。但右手拿笔似乎总不那么自在。下一次,犇犇还是很自然地用左手抓起笔。
早在犇犇的胎儿时代,妈妈就看到过相关的知识:一个人如果是个“左撇子”,在胎儿时就已经注定了。爸爸妈妈都开玩笑地说犇犇可能是个“左撇子”,并且认为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据说“左撇子”都比较聪明,而且也感觉这个特征如果不影响生活的话,应该挺个性挺可爱的。
这两天越来越多地发现犇犇常常用左手现象,查了一些相关信息。“左撇子”又称“左利手”,大概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它是隐性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犇犇是“左撇子”,那么爸爸和妈妈就都具有这个隐性基因,并且组合到了一起。“左撇子”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可能有被歧视的色彩。但是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在写或画之前,脑海中已有成型的图像;数学、视觉透视、空间能力极强(嗯嗯,感觉犇犇就是,对某个角落多了不起眼的东西或稍稍一点儿变化都会立即发现),有利于往数学与建筑方面发展(爸妈最希望犇犇从事建筑业了);反应快速,某些运动项目优于别人……当然,也有许多生活上的不便。
爸爸和妈妈倒是对“左撇子”现象非常宽容。既然是基因的事情,即便是纠正,他依然是“左撇子”的基因,有着它本身的特质。如果犇犇真的是“左撇子”,尽量纠正他写字和吃饭用左手,其余的可以顺其自然,只要自己习惯、舒服就好。不想因为这件事产生许多不必要的痛苦。何况,现在很多用品都考虑到了常用左手的情况。
资料显示,天才中每五个人就有一个是“左撇子”,哈哈,那么这句话是不是也可以有逆定理?其实,严格意义上的“左撇子”是很罕见的,大多数人都是双撇子,只是对于某些动作的习惯不同而已。想必犇犇应该也是,只是用左手的时候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你看,他最热爱的吃手,吃的从来都是右手呢!

其实,很多时候,犇犇都是双手齐下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