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小园二厘三

(2010-03-29 07:12:06)
标签:

小菜园

下乡知青

独头蒜

杂谈

情感

分类: 当知青的日子

    春天来了,又到了春耕撒种,种瓜点豆的时节,又想起来我下乡回老家时候的小菜园子。

一亩地是60平方丈,一分地是6平方丈,一厘地就是0·6平方丈。我回老家没多久,生产队里执行国家的知青政策,很快就把队里其他人都有的菜园子分给了我,二厘三,也就是1·38平方丈,很小的一块地,我在叔叔的指导下把它做成了两个菜畦。

在我们老家,走过几道穿堂门就是“后头院落”,比前边住房和前院的面积都大,过了“后头院落”就是后小河子。会过日子的人家早就把这里弄得井井有条,种上常吃的蔬菜比如扁豆,茄子,黄瓜等,摘取方便,也便于看管。可那队里分的却是菜园子离家不远不近,而且是一家的挨着一家,不易看管,摘取蔬菜不方便。那为什么给这菜园子呢,菜园子又是怎样利用呢,必须解释清楚,容我从头道来。

 

http://s5/middle/5cf43b7ct82b53b33b714&690
                          小白菜绿油油的

    老家是九河下梢低洼之地,过去那里是啥都缺就是不缺水。弯弯的蓟运河从村子西头流过,人们在村后的河边留了个易于封堵的口子,这样就有了一条房子后面的后小河,爱吃河水的人去大河里挑水,后小河子的水则用于洗洗涮涮,后院种菜的浇灌,是百姓们给自己创造的方便。过去的后小河有进口没出口,水位全凭着大河边堤埝之中的沙袋子来调节。生产大队开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后,从村东头的大埝下面做了个可控制的涵洞,后小河的水就流向了大洼,转来转去,流啊流的,到远远的地方又被扬水站抽回了大河里面,这样就形成了小河弯弯绕村过的美丽景色。绕到村子前面的时候,那里是早就有的水坑,是盖房取土,堤埝用土而早已形成的坑,有了流进来的河水,这里的水也变得清幽幽的,就像北京经过治理的河湖流水一样,坑里有稀稀落落的小片芦苇,鱼儿鳖儿在坑里面尽意游荡,所以天气刚见暖和,就会常常有人下去捕鱼捉鳖。坑边就是这些形状不规则的“园子地”了,有的地方会是比较长的一片,有的地方就像是一个一个小小的半岛,半岛之间形成了一个一个小的“坑湾”,湾里会是水族们的歇息之地,不过,稍有惊动,它们就会迅速的逃之夭夭。在过去,也许“岸上”是很不平整的,成了社员们的“园子地”以后,经过不断的整修才越来越平。充分利用起来以后,这里就是得天独厚之地,浇水方便,不远不近易施肥-臭味儿不进家。这园子地种什么呢?前季大蒜,后季大白菜,玉田南部没别的特产,主要就是这两样,其中以玉田大白菜最为有名。其实啊,我们那里的大蒜也是相当的不错呢,皮紫味辣,头大饱满,正儿八经的上等紫皮蒜。

       

      http://s16/middle/5cf43b7ct82ddcfa26c7f&690


            http://s1/middle/5cf43b7ct82b540b6ccc0&690
              玉田白菜以形体大小分大包尖,二包尖,小包尖三种。这是二包尖

    下乡是在六九年一月,园子给的及时,也就什么都没耽误。比这天儿还早点儿呢,地没完全化开,各家各户就开始栽蒜了。人家栽,我也栽,有叔叔做技术指导,还有兄弟姐妹来帮忙。不过,第一年的大蒜没有长好,管理不善是一个原因,关键是生地,再者就是底肥不足。话说回来,这回老家的知青来了,哪儿有现成的菜园子?这儿原是队里存土坯的地方,好几年了,地压得很瓷实,怎么也得有个良化的过程。底肥不足是怎么回事儿呢?就是因为我没有农家肥。叔叔是个好庄稼人,他长年累月早起拾粪,后院的厕所管理严密,肥是不缺的,但舍不得多给我,庄稼肥当家,给我多了必然影响他的“成绩”,这对个有名望的老农是很大的面子事儿。第二年我就知道了这些,我是连拾带“捎”把这种大蒜和白菜的底肥积攒够了,那菜长出来还就是不一样。

栽蒜的时候,天气还很冷呢,是刚过了春节不久。用小镐刨开的蒜垄,浇下去的水一会儿就出现了冰碴子,手冻得通红生疼。我想把手放在哪儿暖和暖和,可这湿的漉的往哪儿放呢,只能强挺着。刨开垄,下底肥,浇水,用手按着一瓣一瓣的蒜往土里栽,有堂兄帮着我,别看就这么一小块地,不然我还真不知怎样才能干完。

菜园子就是要常浇水,不管什么菜,没水就长不起来。种大蒜和种白菜也是一样。我看到叔叔家在后院种黄瓜,那就更离不开水了,每天晚上都要浇一遍透水,才看见那黄瓜像气吹似地的长起来。

坑边的园子地浇水,有一种特殊的工具-水斗子,它是柳条编的,就像工地上带的安全帽,两个边上各有两个孔,穿上双条绳子。两边各站一人,把水斗子悠起来,舀着坑里的水,悠到上边手一抖,把水翻倒在菜畦一头铺好的席子上,这水就源源不断的流进了园子地里。一个人是没办法干,只能通过互助的办法来完成这个活儿。你想让人家来帮你浇水,你也就没的说,也要帮着人家浇。我和叔叔家互助,也和“单身汉”元奎哥哥互助,该浇的水总算都浇到了。那也不行,我头一年种的蒜没长大,像乒乓球似的,全是独头。现在市场上的大蒜可有价钱,超市上普通大蒜十元一斤,独头蒜还贵,十七块多,产量低呀。大白菜我撒下去二包尖的种子,收获的却是小包尖,也没长大。

有了头一年的“经验”,第二年我的大蒜和白菜都长得好多了,收获的时候,也有了喜气洋洋的感觉。

 

 

 (图片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撞门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