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教育活动不能虚应故事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实施方案中表述的非常清楚。能否取得成效,深入扎实是关键。最忌虚应故事。
比如,领导干部“开门纳谏”,组织环卫工等最基层人员座谈,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诉求,然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当然值得肯定。
但既然是走群众路线,为什么不去现场而在会议室?在马路上直接和环卫工面对面交流,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当年,周恩来总理在街头慰问马路工人的场面,亲切,自然,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
今年的夏天热得邪乎,那段日子是环卫工人最难熬的,若走访慰问活动安排在这段时间,领导亲临其境感受环卫工人的艰辛,更能体现领导的人文关怀与扎实作风。而立秋以后天气开始转凉,再做这样的活动,效果就大打折扣。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解决领导干部“四风”问题,只有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端正态度,深入下去,认真对待,扎实开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否则,态度不端正,作风不扎实,虚应故事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然后撰写活动总结,应付交差了事,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会劳民伤财,败坏风气,不如不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