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侄子的回信

(2008-11-15 09:26:23)
标签:

情感

    来信收到,本打算给你打个电话,但考虑在电话上的确说不清楚,索性也写封信给你吧。

很高兴你能敝开心扉和我谈你的思想。你所有的想法我都能够理解。因为我直接和间接经历的事情告诉我,你的所思所想都是一个正常的青年的正常的心理历程。

    你言谈话语中充满了对我的感激之情,好象我做了对你来说恩重如山的事情,让你感激不尽。你的这个想法不可非议。但用到我身上似乎大可不必。记得以前我曾说过,我视你为亲生,过去是这样,现在将来依然如此。那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没必要念念不忘。既然我视你为己出,你也应把我当亲人,相互做点应该做的事情,还有什么值得放在心上的呢。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放在咱爷俩身上就没必要。如果你父亲为你做了这么点事,你也这样念念不忘吗?因此,我为你做的那点事,是应该的,是我的职责和义务,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责任与义务。我从来不把这点事当回事儿。也从来不放在心上。否则,我就不配做你的亲人,更不配做你的长辈。

    你与你徒弟的关系,要设法处理好。你要有正常的心态。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有的人靠勤奋工作生存,有的人靠拍马溜须升迁,等等。我们是靠勤奋工作生存的,世上大多数人也是靠勤奋工作生存的,但是我们不能也无权让另一部分人也用同样的方法生存吧。有个外国人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既然是合理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怎么办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自己想开点。我送你两句话,希望你能从中误出些东西。第一句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第二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随天上云卷云舒。不管别人怎么做,咱该咋做人还咋做人,自己心安就行了。

收入是多是少,不要太过计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行了。钱不是一时就能挣够的,来日方长,只要好好干,长期工作下去,还愁没有钱吗。

    关于工作,我认为,你不适合搞任何管理工作。并不是说你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性格。前面说过,我们是靠勤奋工作生存的,掌握一两门技术,靠真本事吃饭,这是最保险的。因此,我劝你千万不要改行;要改行也是要在更高的技术层面上提高,而不是转行去干别的工作。俗话说,干啥伤啥。你没有干过其他行业,不知道其他行业的难处。别看有的行业有人干起来得心应手,那是因为人家适合那份工作,如果换了不适合的人去干,吃苦受累不讨好。譬如说我吧,搞新闻报道工作,我游刃有余,年年获先进。可是后来当了所谓的什么领导,根本不适应官场的游戏规则,感觉非常的吃力、费神、伤脑筋,真是受罪。不知道的人看来可能很轻松很荣耀,在我可是苦不堪言。没有办法,走到这一步,不可能再退回原路了,只有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你不同,你还年轻,要热爱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技术知识不要落伍,坚持下去,做一个靠技术凭本事吃饭的人。这是很光荣的。可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即便那山确实是高,那也是高不可攀,高处不胜寒。

    你对双亲的想法,我能理解。失去双亲的孩子是世上最为不幸的人;人生有三大悲剧,其中之一就是少年丧母。世事无常,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人生在世,有许多的不如意。明智者会正确对待,总是朝着积极的方面去想,去做。前几年我曾和你说过,你与父母双全的孩子是比不了,但是你与身边没有任何亲人的孩子相比,就好得多了。你有祖父母在世,还有那么多叔婶。至少,我们这些有血源关系的亲人,都会真心对待你的。就拿我来说吧,从心里把你当亲生儿子看待。你并不孤单。况且你也有了自己的家庭。

    谈到家庭,我真的为你感到骄傲。从众人的口中,我知道你的妻子在为人处事方面是非常不错的。找老婆不是找别的什么,找老婆就是为了成家过日子,上能够孝敬老人,下能够带好孩子,并且能够一心一意和你过一辈子,还能够跟左邻右舍处好关系,这就是世上最好的女人了。那些绣花枕头似的女人,中看不中用,不是过日子的主儿,只能够用来欣赏,用来满足年轻时的虚荣,不适合我们普通百姓之家。这个问题,等你到了不惑之年自然就会再明白不过了。孩子呢,活泼可爱,讨人喜欢,是希望和未来。这样一个美满的小家庭,怎么不让人欣慰和高兴!人过一辈子是为什么?不是为虚荣,不是为花哨。实实在在过日子就是福分。

    我这些观点,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形成的,相信你以后会赞同的。

  信上说话总有些不方便,以后见面我们再详谈吧。

                                                                二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