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兵小将》:捧着《诗经》,向塞林格致敬

(2010-02-21 00:41:26)
标签:

成龙

秦国

梁兵

《诗经》

有狐

娱乐

电影

影评

分类: 电影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在成龙的电影里听到《诗经》,惊诧度不亚于在张艺谋的电影里看到了二人转。那场戏,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看懂了,因为它复杂地就像余则成的眼神。梁兵(成龙)俘虏了卫太子(王力宏),押着他到一处废弃民居,遇到一个流浪歌姬(林鹏)。歌姬下了药汤,并解衣歌舞助兴,唱的正是这首《诗经•卫风•有狐》。那场戏不长,在剧情上似乎可有可无,但细究起来很有意思:
  
  ●歌姬下药汤,原意是想迷翻梁兵,因为梁兵戴着卫太子的将盔,而歌姬的亲人都死于卫太子的连年征战;她选唱《卫风》,也是以为梁兵是卫将。
  ●这首《有狐》,是女向男求爱的情歌,说良人虽贫无衣裤,但自己仍然爱他。当时梁兵正是衣衫褴褛,此曲是十分应景的挑逗;而这同时也是质询:为什么你是卫将,却穿乞丐装?而梁兵哪里懂得这些。
  ●梁兵听不懂的,卫太子却听得懂。他认定歌姬是卫人,所以歌姬捧汤到近前时,低声向她求救。歌姬本意就是想救他,但见他此举,却说:“这汤本来不想给你喝的。”于是灌他喝汤。
  ●可能由于对两人身份琢磨不透,所以歌姬没有伤害他们,只是在卫太子耳边说了句“报应”。这两个字,最后才由卫太子说出,辉映着歌姬挂在许愿树上的“太平”。而“报应”就是,怕死的梁兵以身殉国,而不怕死的卫太子,却投降秦国。
  
  (另一说,《有狐》是妻子怀念久役不归的丈夫。歌姬在许愿树山崖再唱此曲,应是此意,借以呼应和平的主题。故而前者妖冶,后者超然出尘。)
  
  
   二
  
  不仅如此,这部“成龙电影”竟向刚去世的塞林格致敬,这比成龙大哥上百家讲坛讲《诗经》,更让我惊诧。尤其是那场梦境:梁兵在跟麦田一样黄澄澄的油菜花地里,喜悦地奔跑,突然油菜花丛中,闪出他曾救过的小乞丐,拿箭指着他,将他射倒……那个小乞丐是片中象征意味很浓的符号,出现了好几次,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我想成龙大哥借用麦田意象,是想和霍尔顿一样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毕竟“爱护和平,从娃娃抓起”,成龙大哥甘当“油菜花田守望者”。
  
  除了油菜花田、小乞丐,电影里符号性的东西还很多,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探讨一下其中的深意。比如:
  ●旗
  影片由护旗而始、护旗而终。卫军遭梁军伏击,卫太子拼死保护卫旗不倒,却被装死的梁兵偷袭,成了俘虏,故事由此展开。而故事最后,梁兵回到梁国,却发现梁国已灭,原本贪生怕死的他,为护最后一杆梁旗不倒,被乱箭射死。
  
  ●我爹说
  本片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台词。作为极为重要的隐藏人物,“我爹”能说、能画、能写:说话像赵本山,满嘴跑的都是“老鹰小鸡,放在锅里都是肉”之类,期待有过耳不忘的朋友,整出“我爹”语录;能画地图,其实这地图本身作用不大,关键为亮出背后“我爹”的书法:太平(在那个时代能写字的,可不是一般人)。
  
  ●挺好的
  本片出现频次第二高的台词,“我爹”的口头禅,其核心思想是“只要活着,挺好的”的乱世生存哲学。在“我爹”的光辉指引下,一心想重建大国荣耀的卫太子,不战而降秦国。
  
  ●小人物
  又一高频台词,卫太子的口头禅,但说得多了,让人感觉有点生硬,成了强贴的标签,就为了告诉大家:大哥这次真的只是一个“小人物”哦。
  故事的结局还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小人物干大人物的事,只能自取灭亡;而大人物有小人物的胸怀,却能泽被苍生。
  
  ●五亩田
  梁兵俘虏卫太子,是为了回国换五亩田,种油菜花,过上“农妇、山泉、有点田”的平静生活。
  其实,当时的100亩只相当于如今的29.07亩,也就是说,梁兵只会得到1.45亩的田,顶多也就能弄个“油菜花园”。
  
  在一部电影里,安插这么多符号性的东西,成龙大哥是在不断提醒人们注意他的改变:成龙的电影,也开始有深度了。尽管这个“深度”,早在《英雄》、《墨攻》、《麦田》就被别人探底了,但成龙大哥还是找到了一个不错的视角,发掘了一个不错的“新人”(王力宏),加上成龙电影一贯的打斗、搞笑元素,即使抛开那些符号、深度,也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贺岁片。
  
   三
  
  看电影,最怕孩子多。今年的贺岁档,竟撞上了三次“小鬼当家”:《喜羊羊和灰太狼》自不必说,另两部则是成龙的《邻家特工》和《大兵小将》。或许在小朋友眼里,成龙大哥就跟灰太狼一样可爱吧。只是《邻家特工》里,56岁“灰太狼”的插科打诨,多少让我有点心酸。
  我常常将成龙的电影混淆,因为每部电影是那么相似,成龙老是那个成龙。所以,我对成龙大哥这次的励精图治,先给以3颗星的支持。
  1颗星给片中的两位佳丽:林鹏和新七小福中的徐冬梅。林鹏的两段歌舞很惊艳,但在剧情上,似乎可有可无。徐冬梅演的是蛮族女将,因此除了哼哼哈哈就没台词,但扮相充满野性美,很让人心痒痒。
  还有1颗星,要给王力宏。作为歌坛天王,王力宏在电影上的表现却乏善可陈,但这次他演的卫太子,不着华服,却气质雍容、从容淡定,即使搞笑也与成龙配合地很好,34岁的王力宏,总算被成龙大哥领上道了。
  
   四
  
  本片的背景设定在战国末期,卫、梁交战。这有悖历史常识。因为,春秋战国800年,卫国一直很弱小,几次被灭,都是在别国帮助下复国。正是因为它实在太弱,秦始皇后来都懒得灭他,一直到秦二世废掉卫君角(就是片中的卫太子),卫才算正式亡国,这时距秦朝统一天下已经12年了。像卫国这样弱得不能再弱的国家,要说它有称雄天下的野心,真是扯淡了。而当时的梁国,指的是战国七雄中的魏国(因定都大梁,别称梁国),不知比卫国要强大多少倍。
  
  当然,对于这样一部好看的电影,这点硬伤只能算是吹毛求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