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梁文道面对面

标签:
梁文道福州《兄弟》《活着》读城记杂谈 |
分类: 文化 |

应该是3月初吧,在福州的晓风书店——我每天中午“高卧”之所。那天到了后,店里的朋友提醒我注意“睡姿”,因为梁先生要来买书。我听了并不如何激动,一来我不是他的粉丝,二来在晓风没少见到那些“腕”(不知道晓风的,可参阅易中天《读城记》序)。因此在睡眼朦胧中,听到他特有的温厚嗓音,我依然东床坦腹。
他不高谈阔论,很“老实”地看书,店员(小女生对他这样的帅哥不感冒)和顾客(他基本属于丢人堆就找不着的那种)也不打扰。店里依然那么安静。我睡醒后下楼,看到他还在,实在惊讶。于是起了“雁过拔毛”的念头,顺手抓了本《常识》,一副“久仰”的神色,请他签个名。
他的谦恭是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以他的阅人无数,应该看出我的“久仰”有多少成色,何况他正埋头书堆(他那天后来花了五百大洋),但他却没有推脱,怀中取笔,刚要挥毫,我觑见书脊有点皱,硬生生将他的笔尖在离书页0.1mm处止住,去换了一本。他握笔等待,无丝毫愠色,书到,仍双手接过,极聚精会神地“刻”下:“梁文道,于福州晓风,09年X月X日”——用“刻”,是因为“写”已无法形容他的认真,以及那股力透纸背的劲道。我一边赞他书法别具一格,一边仔细地将他“偷窥”了一番:与陈丹青颇神似,但陈的妩媚处在其“蛙眼”,而他则是一张略向右上撇的大嘴极具风情;如果再发挥点想象力,说是“瘦头陀”版罗大佑,可能也有人信。
签名后,我少不了向梁先生请教“文道”。问答大体如下:
“开卷八分钟”里说到的书,都看了吗?是,不看不敢讲。
平时爱看什么书?散文,随笔。
怎么看大陆作家?喜欢王安忆、王朔。余华《活着》好,但《兄弟》,尤其下部……(摇头状)
怎么看80后作家?韩寒很了不起,张悦然有几本不错,郭敬明……(继续摇头)
我很后悔当时没让梁先生签两本,因为他“刻”的那本,我溜须拍马、献给了老板,老板边剔牙,边笑纳了。我至今没拜读过梁先生的《常识》,曾经沧海难为水,未经他“刻”过的书,就像少了那张大嘴的梁文道,实在提不起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