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起点】 2013年摄于西藏拉萨
旅游旺季的早晨,当阳光从远山射过来的时候,大昭寺门前总会聚拢着许多旅游团体,到处是讲解声、快门声。我远远地看,突然发现这个情景,迅速移动到他们的侧面,参数没有来得及做任何调整,就迅速按下快门。当时没有任何想法,只是觉的是好场景。这个过程很短暂,后面就再没有机会拍了。我看了一下背屏,曝光明显不足,景深过大,将后面的商铺反映的过于清晰,图片也有些倾斜。好在回来调整后基本满意。
起名破费了些周折,询问了不少人,最后是运昌兄给了我一个方向性的建议。思考后,我把它定为“起点”,并放在我的展区的第一幅。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不解不懈】 2013年摄于西藏拉萨
我以前在和摄友们交流的时候,就说过如果到了西藏我想如何拍摄那些转经的、磕长头的信徒。2011年我到了甘肃的拉卜楞寺,所有的预想几乎破灭了。我发觉我举起镜头很困难,太难以理解了。我们只能记录一些表面的形态,根本无法直抵内心。这次到西藏前,我就想好了,更多地去注意那些信徒和周边环境、周边人的关系,不拍那些满脸褶皱转着经筒信徒的特写。我也是这么做的。
一位摄影家、评论家在这幅画面前对我提出了坦率的批评,他问我有亵渎感吗?我说,“没有!我知道我在其中。”我们是观察者,当西藏把神秘作为旅游卖点的时候,神秘更多地指向了宗教、信仰。我们“不解”,我们与“不懈”缺一个心。我们诚惶诚恐地看着。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老兵】2013年摄于 河南
拍的时候没有其他想法,没有架三脚架,心思全在想用慢一点的快门速度拍出动感来,还有保持画面的清晰。
在网上看了不少文章,也在现在听了很多事情,筹备展的时候专门把这幅片子找出来,并把原来几乎白色的阴天给PS换成了现在的样子。原来起名叫“硝烟散尽”、“硝烟散尽之后”……后来听人劝,改为“老兵”。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老兵】的局部,除了纽扣外,还有领口处的“爱国者”的商标。这都是我需要的。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各取所需】 2011年摄于 壶口瀑布陕西一侧
这是景区里以模特为营生的农村老汉与游客合影的场景。当时看见了类似的场景,感觉挺有意思。陕北老汉们不但可以与城里来的旅游者合影挣到钱,还能搂一下城里的女人们。于是开始寻找类似的场景。以前和摄友交流的时候,就和大家说过,要寻找冲突感中的和谐,比如一只粗糙的手抚摸在一个缎子面上。所以我去找城市感强的、细皮嫩肉的女子……这小裙子不错!那默然的驴也不错!
有的朋友提出,应该把脸收进画面,我不以为然。还有的朋友说应该拍正面一点,让农民模特再多露出了些,我想,也许好点吧。但实际上我更关心小裙子和白腿,以及那有些犹豫不定扶在女人背上的那只手。
一位在现场提出严肃批评的摄影家对此图和【官戏】单独提出极高的褒奖让我有些吃惊。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各取所需】局部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各取所需】局部
有一次参加个小规模的摄影研讨会,会上鲍昆先生说纪实片要有一种批评精神,他当时的用词是“反叛”。这次影展中我的选片这方面偏多,尽管我在中间加进了几幅轻松一点的图,但总体感觉有些压抑。所以在展区的最后,我选了三张“积极”一点的图,希望大家看到希望、怀揣着希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到俺家过年】2014 摄于天津蓟县
这是在天津蓟县农村的一个集市上拍的。看见这个摊位时没有任何人,它的后面正好有台农用车。我想好了要拍一个买这幅写着“和和美美、幸福生活”的图,便爬上车去等待。
终于来人了,我按下了很多次快门。当时买主和卖主主要讨论的是价格问题,买方希望打折,卖方不肯,并且说图要卷好,不能折。所以我给这幅图起名叫“幸福不能打折”。快定稿时,我与运昌范芝夫妇讨论了一遍,他们说要改成“到我家过年”。可能是“打折”的印象太深了,我对他们的想法不甚理解。但看他们两位都非常肯定,我接受了,并将“我”子改为“俺”。
展览的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李春林老师来了,我和他说了这件事,问他哪个标题更好些,他非常肯定地说,这个好,“到俺家过年”意思才深。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到俺家过年】局部(调转180度)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 [转载]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杏花时节】 2013年 摄于河北张家口怀安
这幅有些偏风光片了,选它的目的就是想让观者感到春天的希望。
关于展的图片就挑选这么多、说这么多。
有的朋友说我的运气好,更有一位指着几幅图和我说这幅图算我中彩了,那幅图是我碰见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真的不全认同。
如果说我有运气的话,是有那么多朋友、老师帮我指点,有那么多的朋友喜欢看我的拙作,有那么多朋友在我办影展的时候全力伸出相助的心和手,有朋友从黑龙江、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专程跑来看展、甚至帮忙布展……这是我的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