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民小镇--西塘【38图】

(2012-05-20 14:43:22)
标签:

西塘

古镇

丫丫摄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图一、暮色沉沉,无边的夜雨笼罩了整个镇子。

 

    从福建回京我们从众多的古镇中选择两个,一个是安昌古镇,很少有人去;再一个就是西塘,古镇我几乎没去过,去哪都好。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图二、进到古镇,处处都是小桥流水、乌瓦白墙的水乡景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图二、我们住在东北端。

   西塘是个让人身心放松的古镇,不用担心走错了景区会有谁来查你的门票,或者走错了单行道有谁要求你遵守交通规则。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四、据说最早的美人靠是吴王为了讨好美女西施而建的,大家看此靠的形状象不象“鹅项”?西塘方言中“鹅项靠”与“吴王靠”是谐音,有人称之为 “吴王靠”,后来此样式在江南一带的临河建筑中广为运用,现在的美人靠也是“每人靠”,每个人都能靠!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五、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图六、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溢,整座水乡古镇似诗如画,人处其间,恍然桃源琼瑶,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这是一座千年古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七、我发现,来西塘的游客中,年轻人占六成,摄影人占三成,其他占一成。

由此可以得知,这里是年轻人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八、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十、夜幕降临,年轻人放飞一盏盏河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十一、江南水乡河道纵横,舟桥密布。到了西塘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西塘河流密布,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镇子共建桥104座,有环秀、送子来凤、安境、永宁、卧龙、五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十二、雨天,夜色,没想到西塘的雨夜这么繁荣?河两岸的餐厅全部爆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十三、我站在雨中,打着伞,隐约能听到右侧餐厅里传来的江南小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十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十五、雨夜中,转了一圈,这里是西塘比较现代的街道了,能看见老人们在这里聊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十六、雨夜里,这条巷子里能清晰地听到卡拉OK厅的歌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十七、只要你有肚子,你可以一路玩,一路吃。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十八、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十九、古镇的客栈很多,价格都在百元左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二十、最终喜欢上西塘,是因为这里遍地的小吃。名气大的是小巧玲珑的一口粽和荷叶蝉衣粉蒸肉,还有一线天的芡实糕。油炸臭豆腐是随处可见的,拌上辣椒酱,完全可以当作零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二十一、夜色中的游船穿梭不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二十二、年轻人放河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二十三、串串的红灯笼,于水墨中点缀着红火,暖洋洋的指点着回家的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二十四、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二十五、清晨,第一批游客已经到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二十六、环秀桥建于1581年(明代万历九年),是西塘镇上最早的高桥。国际影星《廊桥遗梦》的女主角梅利尔来到西塘,也走了这座廊桥。现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有当地戏迷在桥上自娱自乐吹拉弹唱,将江南水乡的休闲暇意体现得淋漓尽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二十七、安境桥头的“钱记”豆腐花,老阿伯说是用石头磨出来的,极嫩,堪比甜品!

    对面一家陆氏祖传馄饨挑子,汤很清,馄饨漂在上面像是盛开的银菊花,我在他家吃的早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二十八、粉蒸肉店炉火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二十九、五香豆制作坊。为了拍到屋里的景象,专门买了他家的豆,据说,常温能放一个月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三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三十一、清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三十二、买菜买早点的老人们。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三十三、清晨,看到一户人在烧火,女主人见我感兴趣,专门拿出了蒲扇,还留下了名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三十四、古镇在明代以前大户人家有唐、王、赵、陆四姓,明以后又有倪、蒋、朱、卜、陆等大户,镇上现仍长短不一的弄122条,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三十五、

夹在种福堂和百寿厅之间的石皮弄,号称“江南第一弄”。顾名思义,石皮弄用来铺道的石板薄如皮肤,厚度仅有3厘米。要将花岗岩凿得如此之薄决非一日之功,而石皮弄的216块条石都如此这般,让人佩服古人滴水穿石的功夫。在西塘镇122条长短不一的弄中,石皮弄最窄,宽不过1米,两人在这里相遇只有侧身而过了。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石皮弄左右两壁梯级状山墙有6-10米高,至今完整地保留着古老而又独特的风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三十六、在这里写生的学生们多得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三十七、沿河客栈窗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三十八、西塘是个平民化的小镇,所有一切都如此朴素,没有浓厚的商业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