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台山回来已有些时日了,本想写一篇心得,但因国庆前后请假(9月23日—10月8日)回来后一直忙乎于工作,这两天空下来,想着是不是该把这次行程作一点文字的记录?
我的这次总行程是17天,其中五台山朝拜11天,代县木塔、浑源恒山、大同云岗石窟与华严寺、平遥古城、太原晋祠等景点行程6天。
在准备去五台山的前两天,一位曾在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认识的喇嘛刚悟桑珠打电话给我:朋友,好久没有联系了,近来好吗?……。一阵寒喧之后,我告诉他过两天准备去五台山,巧合的是他告诉我:我现在五台山,你什么时候过来啊?——真是无巧不成书,天下还有这样的缘份,实在难得。
9月23日12:30我从厦门乘飞机到太原,到达太原机场已是黄昏17点多,本来计划去太原市,第二天再坐班车到五台山的台怀镇,不想在下飞机时一问同坐的游客说:她们是旅游团从机场包车到台怀镇,也是去烧香拜佛。经短暂考虑决定搭她们的包车直接去台怀镇,经与司机商量,最后同意以170元车费(含五台山门票)搭车。
到达台怀镇已是晚上8点半了,刚悟桑珠已经帮我订好旅馆房间,并叫了旅馆老板开车一起到路口接我。当晚,刚悟桑珠和我同住,这几天还要辛苦他在五台山做向导了。(房间并不贵,70元/标准间,刚悟桑珠说他以前有住
过,给了折扣,后来了解别的客人是130元。)
http://s10/bmiddle/5cf17dcexb3a72023b7c9&690
从厦门坐飞机到太原
五台山山门检查站 入住台怀镇某宾馆
——五台山有种说法:有幸到五台山朝拜的,文殊菩萨非常好客,一定会“迎七送八”,意思是:来时七百里外迎接,走时远送八百里,并且会在你朝拜时现身。这片蓝天中的白云,象一只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栩栩如生。
http://s1/middle/5cf17dcex785d80849700&690
五台山文殊菩萨塔,是五台山的标志
文殊菩萨坐骑青狮现身
第二天,我们开始了为期三天的五台山寺庙群(台怀镇)的朝拜,从万佛阁(五爷庙)为第一柱香,在基本朝拜台怀镇寺庙群后,刚悟桑刚说他有事不便陪我去朝山了,这几天有他陪我带给许多便利,十分感谢!(送了小红包以表心意,之前有送一盒茶叶),之后个人在白云寺参加佛事后,就开始了为期6天的徒步朝山。
http://s11/middle/5cf17dcexb3a6cff7c5aa&690
与刚悟桑珠合影,背后为金殿
走在梵仙山,背后是台怀镇区
http://s7/middle/5cf17dcexb3a73a087976&690
在文殊洞朝拜
非常荣幸能够遇到秋尔尕堪布,并与其合影。
——开始顺时针徒步朝山(在此建议顺时针朝山):
第1天:白云寺——佛母洞——南台顶(普济寺)——古南台(云集寺)
http://s14/middle/5cf17dcex785d88dfb99d&690
佛母洞外景 南台路上的野果子,会酸的掉牙齿
http://s10/bmiddle/5cf17dcexb3a775a1fff9&690
南台顶普济寺
远眺古南台云集寺
古南台佛地,法事贡品
http://s12/middle/5cf17dcexb3a7953b67fb&690
古南台慧成上师,属于密宗格鲁派,从小出家已有五十余载,是南台顶创始人,现移居古南台修行。第一天夜宿古南台,并参加早晚课。
第2天:古南台——金阁寺——狮子窝——吉祥寺——西台顶(法雷寺)
http://s9/middle/5cf17dcex785d974c9ae8&690
往西台顶,遇上吉林华严寺的五位僧尼
途中的金阁寺 帮一居士背包,前后夹击,重装前进
http://s2/middle/5cf17dcexb3a85a7cc911&690
传说中的狮子窝,在这与五僧尼分手 到达吉祥寺,密宗寺院
走错路,只好夜行军
http://s3/middle/5cf17dcexb3a852befd82&690
到达西台顶,与出家师傅同住,参加早课。
西台顶法雷寺 顶峰上的风差点把我吹到山下去
第3天:西台顶(法雷寺)——西来寺(八功德水)——中台顶(演教寺)
http://s16/middle/5cf17dcex785db8488b7f&690
西来寺(八功德水) 中台顶(演教寺)矗立的是文殊菩萨铜像
回头望望西台顶
http://s13/middle/5cf17dcexb3a9296a363c&690
中台顶的食宿条件比较好 中台顶大铜钟,价值50万;参加早晚课 看落日,景象万千
第4天:中台顶(演教寺)——澡浴池——古北台(文殊院)——北台顶(灵应寺)
http://s3/bmiddle/5cf17dcexb3a9b783a9d2&690
澡浴池,听说这位法师在山上能够健步如飞。
山下就是古北台,从这里下山又从这里上山到北台顶,当天累得差点爬下。
http://s11/middle/5cf17dcexb3a9e3e8f45a&690
古北台真是好地方,一路山珍灵物不断,鲜花与牛粪的故事也在这里发生。 记得小时候老家也是这么做的
http://s15/middle/5cf17dcexb3a9ab56c39e&690
古南台文殊院,环境清幽,适宜人居。 发糕,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这里还美味的山珍“台磨”,与常悟法师共餐
http://s12/middle/5cf17dcex785dccac000b&690
晚上19:30终于到达北台顶
沈阳的师兄们成群结队朝山
清晨的北台,冷得有点刺骨
第5天:北台顶(灵应寺)——广演寺——东台顶(望海寺)
http://s12/middle/5cf17dcexb3aa0bfde7eb&690
往东台进发,这里的雪还没有化。 遇上陈泳利师兄,学了文殊菩萨心咒
东台顶望海寺
http://s11/bmiddle/5cf17dcexb3aa207d190a&690
神奇的洞,在半山通山顶
朝山到这里得到圆满
东台顶日出,名闻天下
在这里特别提示:在我朝山快到东台顶的鸿门岩时,遇到一名皈依佛门的年青人(约30岁,在此我称他为陈师兄)往北台方向走,我问他有没去过东台,他说没有,我看时间到北台不早且东台比较近,就建议他先到东台并看日出,第二天再朝其它台比较好。在路上他教了我文殊菩萨心咒(嗡阿ra巴匝纳德),他说到五台山朝拜,连文殊菩萨心咒都不知道,未免有点惭愧。说的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在路上我们交流了一些佛教思想和认识,激烈时还发生了争辩,甚至是他对我抱有了一些看法,主要问题是:我以大乘佛教教义出发,偏重于科学的佛教与认知,个人修行与精神层面;他偏重于对佛教中的个人神通,奇异现象和修炼得道。
应该说我要感谢陈师兄,真因为与他发生了争辩,使我在五台山朝山的最后行程中对佛教教义产生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那就是:佛性——佛念——佛能——佛身的初步概念。诚然,我最要感谢当是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是菩萨恩赐让我在五台山得到智慧,认清佛性、佛念、佛能、佛身的内在特性与真实面目,让自己的内心豁然清亮与舒畅……。
第6天:东台顶(望海寺)——普寿寺(戒律佛学院参加法会)
朝山结束,大清早就下山赶着去普寿寺参加法会,在到达台怀镇时,远远看到一僧尼师傅在前面小桥上站着望着我,可能是我背着行囊、拿着拐杖(九华山灵物)特别引人注目吧。在与师傅打个招呼后,说我到普寿寺参加佛事,法藏师傅说:已经去看了没有。我不免奇怪,怎么会没有呢?并强调是我在朝山时遇到吉林华严寺的几个师傅告诉我的,而且她们已经下山到普寿寺参加法会了,就是今天开始。在我的解释下,法藏师傅说那陪我一起去看看,最后到了普寿寺一问说是不对外开放,是寺院大功德老法师圆寂20周年法会,但在我解释说是华严寺的师傅叫我来的,并且朝山后一早就专程赶来参加法会时,最后同意让我参加了,但因法藏师傅是外寺院不能参加。
http://s15/middle/5cf17dcexb3aad318e7de&690
下山路上回望东台顶
终于快到台怀镇了
普寿寺法会
http://s1/middle/5cf17dcexb3aaf94692b0&690
清凉寺的清凉石
金刚砂法石,密宗之宝 普寿寺法会
为表示感谢法藏师傅,上午法会结束后(法会好象是七天),下午专程去拜访了下,并与法藏师傅学习交流了佛性、佛念、佛能、佛身的感悟与认识,可惜没有录音,当时觉得这次拜访很有意义,因为法藏师傅皈依十载,并在国际上最权威喇荣五明佛学院参学四年,相信法藏师傅的佛学水平功力深厚、教义正宗。也真是这次拜学,使我基本确立了对佛性、佛念、佛能、佛身的立意、整体概念与内在认知。
注:(第二天法藏师傅还陪我去清凉寺朝拜,并到车站送我,还送我两块金刚砂法石和一串佛珠,我没有更好的东西,便把带的旅行茶具和一包茶叶相送,外加小红包以表心意,在此感谢法藏师傅!)
佛性——佛念——佛能——佛身的认知
——何谓佛性:性,人之根,本为善;佛,人之觉,悟成道。佛性,简单说是以善良、慈悲、渡众生为基础,经涅磐修行大彻大悟,能够驾驭人性、洞察宇宙人类,达到六根清静、五蕴皆空的般若境地。
——何谓佛念:念,心之动,日所思。佛念是以佛性的善根为基础,慈悲为怀,常常念诵佛经,自观自修,进而形成一定动能的念持力。
——何谓佛能:能,才也、行也。佛能是通过实践佛性、佛念,行愿行善,修持功德,弘法利生,被众生赞颂所积聚发生的个人能量变化。
——何谓佛身:身,肉之躯,神之形。佛身是在佛性、佛念、佛能的内因作用达到至尊境界后,成就无上智慧的形神之身,即所谓金刚般若,自在菩萨。
以上是我在五台山朝拜时得到的一点智慧,当然具体的话,还需要有很多的解释,比如要成佛道,首先是佛性,有了佛性,还要能明是非、辨善恶,有客观分析能力和洞察一切的深知,直至用宇宙观来认识和看待人类社会,净空自我,慈悲为怀,这样才能达到高级的佛性境界,与佛念的正确施行,否则落入是非善恶就不是佛性了。佛念,也就是愿,在念善修行或行愿到一定程度后,在修行基础上,渡了众生,有了功德,有了名声,成就了佛的能量,当佛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升成金固不化的无上智慧,也就是到了佛身的境界,这需要很长的修炼过程。
——有人对佛性提出看法:说佛性不就是觉悟吗?我看看书,参悟一下就有了佛性。
个人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比如简单的悟,只能停留在某个层面上,佛性角度看是有不圆满的,所谓修行,不是坐着想或者悟。而是应该象苦行僧般落入人间的行,再来觉悟,才是修与行的有机结合,才能得无上菩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的话,不过我觉得这只是佛性一方面,不是全部,只能是作为自己不生恶、不落入的修持方法。这是一种方便法,不能成就圆满的佛性,也不能很好地普渡众生,因为他还不了解和体会到众生的苦难,只是自己参悟,不受外界侵扰,如果简单的把这个作为成就的佛性,只能是纸上谈兵。
所谓,理可以顿悟,事要渐修。只有深入浅出,落入才能得知,不落入不能得知,就不能辨别真假,便是无知,无知不能成就智慧,也就不成为佛性了。佛性从何哪里来,从人间的万劫苦难中成就。所谓的涅磐,也是经历了苦难后的成就,也是一种落入后的提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样一种道理。不知人间之苦,又如何去拯救人间,就象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又如何去引领驾驭这个世界呢?
说到地藏菩萨的行愿,也是在落入了解人间地狱苦难后,为了渡众生才有此宏愿,有此无量功德!
以上是个人五台山行程中所得到的关于佛性、佛念、佛能、佛身的几点认知,也希望能够从这方面修为自己。此理论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望各师傅师兄们多加指教!若有指点处,请尽量少引用看不懂的经文,直接用诠释的现代文体表述,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